南泉捧钵入堂来,宾主分明肯自乖。
莫把威音论戒腊,本无位次可差排。
南泉捧钵入堂来,宾主分明肯自乖。
莫把威音论戒腊,本无位次可差排。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十四首。它以南泉普愿和尚的故事为引子,寓言般地阐述禅宗的修行理念。
"南泉捧钵入堂来"描绘了南泉和尚手持法器进入禅堂的情景,象征着佛法的传递和修行者的谦恭。"宾主分明肯自乖"则暗示禅修者明白自身的定位,不执着于外在的地位或形式,而是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自在。
"莫把威音论戒腊"进一步强调不要拘泥于传统戒律和等级制度,如同威音菩萨那样,禅修重在个人领悟,而非外在的名号或仪式。"本无位次可差排"点明禅宗强调的是心性的平等,修行者不论身份高低,皆应追求内在的解脱和觉悟。
整首诗通过日常禅修场景,传达出禅宗注重内心体验、超越世俗观念的核心教义,体现了禅宗修行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
事贱反多暇,居卑适无虞。
人间不争地,聊此谢畏途。
岂无营营子,熟视付一吁。
廛中亦何有,坐听日月逾。
展卷阅千古,置书忘万殊。
不妨权子母,亦复商有无。
平生仅识字,乃与忧患俱。
持此游学海,层台渐积苏。
年来但遮眼,颇觉心恬愉。
囊钱足自饱,肯怖驺朱儒。
起卧一榻间,兀如橛株拘。
凉风北窗下,不减愚溪愚。
谁能三万卷,悬头苦劬劬。
小极正当寐,睡魔不须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