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真麟凤,诗书得正传。
仁心全造化,风骨半神仙。
门柳摇春雨,庭花锁暮烟。
云台非隐地,即日帝王宣。
出处真麟凤,诗书得正传。
仁心全造化,风骨半神仙。
门柳摇春雨,庭花锁暮烟。
云台非隐地,即日帝王宣。
此诗《呈蒙斋》由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通过对“真麟凤”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对蒙斋的敬仰与推崇。诗中以“诗书得正传”开篇,既点明了蒙斋在学问上的深厚根基,也暗示了其道德修养的高洁。接下来,“仁心全造化,风骨半神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蒙斋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将他比作能掌管自然法则、拥有仙风道骨的人物,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门柳摇春雨,庭花锁暮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蒙斋居所的清幽与和谐,同时也暗喻了蒙斋生活中的宁静与雅致。最后,“云台非隐地,即日帝王宣”则表达了对蒙斋不慕名利、淡泊明志的赞美,同时预示着蒙斋虽隐于尘世,但终将得到君王的认可与重用,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蒙斋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最终能够得到赏识与施展抱负的美好愿景。
仲春足和惠,众物相待发。
故人耽积疴,友我憩林樾。
边村凭善邻,轩牖向虚阔。
颇类郊西郭,旧畴见新伐。
薄阴始闻雷,殷渰试轻勃。
良怀物与并,悦泽生容发。
洒空已舒润,楹檐坠未卒。
陂花望欲浑,海树看弥没。
邝子务及时,为栏资所歇。
荣橘已飘香,栽桐更逢杌。
嗟予抱纤尚,远道载饥渴。
湍泊与斯人,缄情谢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