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阳路,行行不忍过。
人家茅屋少,原野稻田多。
树木连苍色,陂塘湛碧波。
斜阳攲半岭,将奈镜亭何。
今日青阳路,行行不忍过。
人家茅屋少,原野稻田多。
树木连苍色,陂塘湛碧波。
斜阳攲半岭,将奈镜亭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青阳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田园风光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今日青阳路,行行不忍过”,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这条道路的特殊情感,似乎每一步都承载着不舍与留恋。
接着,“人家茅屋少,原野稻田多”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乡村的简朴与自然的丰饶。稀疏的人家与广阔的稻田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土地的富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树木连苍色,陂塘湛碧波”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苍翠的树木与碧绿的陂塘相互映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宁静。
最后,“斜阳攲半岭,将奈镜亭何”以夕阳西下为背景,赋予画面以时间的流逝感,同时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思考。镜亭作为诗中的一个具体意象,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反思或期待,与夕阳的余晖共同构成了诗的结尾,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阳道沿途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天涯倦客,如梦说今宵。
承平事,车尘涨,马鸣萧。
火城朝。
狂歌闲嬉笑,平康客,五陵侠,闲相待,沙河路,灞陵桥。
万眼琉璃,目眩去闲买,一翦梅烧。
数金蛾彩蝶,簇带那人娇。
说著魂销。
掩鲛绡。
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渺何地,跢朱履,解金貂。
步宫腰。
瑶池惊燕罢,瓶落井,箭离弨。
灯楼倒,吴儿老,绛都迢。
点点梅梢残雪,似东风、吹恨难消。
悄山村渔火,风鬓立春宵。
绕寒潮。
明霞回雨霁秋空。
笑难逢。
步城东。
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
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
悲年冉冉江滚滚。
骑台平,蒋陵冷。
天高年晚,山河险,烟雾冥濛。
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
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
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
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
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素姬初宴瑶池,佩环误落云深处。
分香华井,洗妆湘渚,天姿淡泞。
碧盖吹凉,玉冠迎晓,盈盈笑语。
记当时乍识,江明夜静,只愁被、婵娟误。
几点沙边飞鹭。
旧盟寒、无迷烟雨。
相思未尽,纤罗曳水,清铅泣露。
玉镜台空,银瓶绠绝,断魂何许。
待今宵试探,中流一叶,共凌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