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二》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岭路吴江隔一关,一篷风去一篷还。

滩声渔唱原堪乐,不向仙人乞大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方大林即将前往苏州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方大林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

首句“岭路吴江隔一关”,以“岭路”与“吴江”为背景,通过“隔一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山高水长、路途遥远的意境,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艰辛与挑战。

次句“一篷风去一篷还”,运用形象的比喻,将船只比作“篷”,以“风去”与“还”描绘了船只在风力作用下前行与返回的动态过程,既展现了旅途的自由与变化,也蕴含着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

第三句“滩声渔唱原堪乐”,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滩声与渔歌唱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人能够享受旅途乐趣的祝愿。

最后一句“不向仙人乞大丹”,则以一个反问句结束,暗含了对友人不必追求世俗功利的智慧之言,鼓励友人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享受旅途中的每一份简单快乐,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旅途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观灯市井之利得雨农田所急而二者不可以并时乃所愿灯彻而雨作也今幸得之辄次原韵以酬来贶

风回协气通青律,月破游氛上碧天。

万盏华灯辉永夜,一犁甘雨报丰年。

梅含宿润妆先试,荑展新桑手不拳。

云势崇朝殊未已,坐看泽遍先垓田。

(0)

西轩席上探得丁香树子

物生各有性,矫之理宜伤。

如何生微木,揉结始滋芳。

开花不满把,琐碎垂丹黄。

岂识青桂枝,一引百丈彊。

(0)

又灵沟道中

春风来无迹,泱莽天地和。

群生乐时阳,众鸟舞且歌。

嗟尔道旁叟,寒馁独见罗。

短席不自蔽,皮骨撑枯柯。

呼童问所以,口噤不能哦。

所见且如此,况馀生齿多。

吾闻古三代,仁术固匪他。

老幼孤洎疾,饩养平不颇。

斯道久寂寞,吾悲其奈何。

(0)

九月十日西湖席上得乐字

秋云淡不飞,霜水清欲落。

维舟坐近浦,悲风满衡薄。

良游未为晚,佳节止在昨。

湛湛觞醪醇,娜娜菊枝弱。

天时倏代去,所恃有行乐。

何能学次公,忉咄谢多酌。

(0)

偶成寄曼叔

红芳落尽鸭陂边,白首伤春倍惨然。

自愧闲官消永日,独吟佳句想当年。

早休诸吏眠斋馆,时引双童上舞筵。

闻说年来亦归兴,琳宫仙籍旧无员。

(0)

重阳对雨招介甫

积潦行车绝,高舂闭户眠。

萧条黄叶下,冷落菊花前。

废卷怜佳节,衔杯想少年。

君来慰愁坐,厩马疾于烟。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