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
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
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
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之善的赞美。"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一句,形象地将纺织中的丝线比喻为冬日的霜雪,其精致与洁白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寥亮高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则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嘉宾良会"指的是美好的宾客聚会,而“煌煌灯烛”展现了那夜晚的明亮与温馨。诗人自称“我能持”,表达了对这份光明和欢乐的珍视。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绢相牵常出入"一句中,“清冷之泉”描写的是清晨的泉水,而“候朝汲”则是等待早晨来临去汲水。"桑绢相牵"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常出入"则暗示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的辛勤付出的赞美。"爨薪贮泉"是指存储木柴与清泉以备不时之需,而“相煎熬”则形容这份准备的细致和耐心。“充他口腹我为劳”,诗人将自己的劳动视作对他人的奉献,体现了一种无私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感悟。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