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维扬空庄四怪联句》
《维扬空庄四怪联句》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古风

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

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

(0)
翻译
像齐地的丝绸和鲁地的细绢如同霜雪般洁白,响亮的高音由我发出。
在高贵朋友的美好聚会,清朗夜晚之时,灿烂的烛光由我维持。
清晨汲取清凉的泉水,用桑树皮做的绳子牵引,我频繁地出入井口。
燃烧木柴煮沸泉水,我为了满足他人的口腹之欲而辛勤劳作。
注释
齐纨鲁缟:齐纨指齐地出产的精细丝织品,鲁缟指鲁地出产的白色薄绸,两者都是古代有名的丝织物,这里比喻品质高洁。
寥亮:形容声音响亮而清澈。
发:发出,启动(声音)。
嘉宾:尊贵的客人。
良会:美好的聚会。
煌煌: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烛光辉煌。
持:维持,保持。
清冷之泉:清凉的泉水。
朝汲:早晨汲取。
桑绠:桑树皮做的绳子,用于提水。
出入:进出,此处指从井中打水上来。
爨薪:爨,烧火做饭;薪,柴火,这里指用木柴烧火。
贮泉:储存泉水。
煎熬:煮沸。
充他口腹:满足他人的饮食需求。
我为劳:我为之辛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之善的赞美。"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一句,形象地将纺织中的丝线比喻为冬日的霜雪,其精致与洁白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寥亮高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则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嘉宾良会"指的是美好的宾客聚会,而“煌煌灯烛”展现了那夜晚的明亮与温馨。诗人自称“我能持”,表达了对这份光明和欢乐的珍视。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绢相牵常出入"一句中,“清冷之泉”描写的是清晨的泉水,而“候朝汲”则是等待早晨来临去汲水。"桑绢相牵"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常出入"则暗示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的辛勤付出的赞美。"爨薪贮泉"是指存储木柴与清泉以备不时之需,而“相煎熬”则形容这份准备的细致和耐心。“充他口腹我为劳”,诗人将自己的劳动视作对他人的奉献,体现了一种无私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劝农三首·其一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0)

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0)

西施

十二金钗对对铺,三千粉黛腻如酥。

君王莫道六宫丑,一个西施已坏吴。

(0)

菩萨蛮·其四

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还似去年时。

傍阑三两枝。人情须耐久。花面长依旧。

莫学蜜蜂儿。等闲悠扬飞。

(0)

立春祀太乙·其二

华灯明灭羽衣攒,翠柳萧森矮桧寒。

千步回廊绕金殿,水苍瑶佩响珊珊。

(0)

上元

金翠光中宝焰繁,山楼高下鼓声喧。

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