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这首宋词《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由柴望所作,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深离愁和对未来的感慨。开篇“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描绘了秋风中主人公的苍老形象,暗示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接着,“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寓言了故土的衰败和人生的无常,强调了离别的沉重。
“但朝朝、才雨又晴”象征着生活的起落不定,而“人生飘聚等浮萍”则以浮萍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接下来,“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引用桃叶的典故,表达了长久以来的离别之情。
“正无奈、黯黯离情”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哀愁,随后通过“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烟雾弥漫的渡口更增添了离人的愁绪。词人深情地许诺“送君且待江头月”,希望能借月光寄托思念,然而“人共月、千里难并”,千里相隔,难以共享此刻。
最后,“笳鼓发,戍云平”预示着友人即将远行,词人内心悲痛至极,只能“尽思君送君”,直至“立尽江头月”。他感叹友人将越过阳关,即使有明月也无法共饮,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充分展现了柴望在送别诗中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