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掷年华三十余,须眉对镜复何如!
邓禹殊有封侯骨,虞卿空留解相书。
不贪鸡肋犹尔尔,徒羡骥尾亦区区。
若待功成始归去,溪山主人笑我愚。
一掷年华三十余,须眉对镜复何如!
邓禹殊有封侯骨,虞卿空留解相书。
不贪鸡肋犹尔尔,徒羡骥尾亦区区。
若待功成始归去,溪山主人笑我愚。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自嘲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感慨。首句“一掷年华三十余”,直接点出诗人已过三十多岁的年纪,感叹时光飞逝。次句“须眉对镜复何如”,通过照镜子的细节,暗示自己鬓发斑白,不禁自问功业何在。
接下来两句“邓禹殊有封侯骨,虞卿空留解相书”,以邓禹和虞卿的历史人物为典故,邓禹曾助汉光武帝建立大业,暗示自己虽有封侯之志,但功业未竟;虞卿是战国策士,善于谋略,而诗人自比,却只能空读兵书,无所施展。
“不贪鸡肋犹尔尔,徒羡骥尾亦区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不甘,即使不求蝇头小利,仅仅羡慕跟随英雄的荣耀也是微不足道的。最后,“若待功成始归去,溪山主人笑我愚”,诗人以溪山主人的口吻自嘲,如果等到功成名就才退隐,恐怕只会被世人嘲笑为愚蠢,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我反思和寓言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悲凉。
天上培风滞羽翰,强宽怀抱过春残。
达人不为穷途泣,游子肯辞归路难。
细雨寒灯思对榻,夕阳飞鸟独凭阑。
随君屡有还家梦,一路烟波绕翠峦。
前日初来游,雪后春尚早。
兹辰逢上巳,春景十分好。
溪湾随地转,山巧由天造。
柳暗烟未消,花明日偏早。
舟中三游人,舆上一诗老。
云开贞女峡,石露神仙岛。
鱼渊易饱獭,鸟道难乘駣。
土窑高积瓦,野屋低苫草。
空翠湿欲飞,落红纷不扫。
循流溯渊源,呼酒豁怀抱。
盘桓未厌倦,谈笑任倾倒。
诗成属高和,强弩穿鲁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