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隐》
《招隐》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鳣鲟不容池,鸿鹄常畏网。

全真贵远到,先觉每独往。

绮皓遗泰忧,季鹰乐吴壤。

知几效来世,前识妙难赏。

勿谓鸟兽群,高山适予仰。

(0)
鉴赏

这首诗《招隐》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生活状态与选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

“鳣鲟不容池,鸿鹄常畏网。” 鳮鲟鱼无法在小池塘中生存,鸿鹄(大雁)常常担心被渔网捕获。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生物为例,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存困境,暗示着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束缚与限制。

“全真贵远到,先觉每独往。” 这两句赞美那些追求真理、洞察先机的人,他们愿意远离尘嚣,独自探索未知。这里的“全真”可能指的是道德上的完善,而“先觉”则指具有超前意识或先见之明的人。

“绮皓遗泰忧,季鹰乐吴壤。” “绮皓”和“季鹰”分别引用了古代两位隐士的故事,绮皓(即绮里季)放弃了富贵荣华,选择了隐居;季鹰(即张翰)因思念家乡美味而辞官归隐。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和吸引力。

“知几效来世,前识妙难赏。”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预见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诗人认为,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预见到未来,这种智慧是难以估量的。

“勿谓鸟兽群,高山适予仰。” 最后两句以鸟兽为喻,指出即使是低等生物也有其生存之道,而人应该像仰望高山一样,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远的智慧。这里蕴含着对自由、独立和高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智慧、道德和未来预见性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其十

处士移孤干,高僧惠数竿。

清风共明月,今夕称閒官。

(0)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其二

石室从来洞壑幽,近传胜事足风流。

小儿缓舞铜踶曲,游女明妆罨画舟。

奕奕朱扉窥水榭,隆隆丹障隐山楼。

南岩北寺寻俱遍,驷马高车何处留。

(0)

九日城西眺望

季秋风日已凄清,况是羁人骋望情。

红叶不曾殊海国,黄花只少对山亭。

京华作赋悲摇落,故里登高忆弟兄。

何用茱萸今日会,年年酒向客中倾。

(0)

槐阴清昼和寓直诸公

洞门晴日霭沉沉,虚院高槐生昼阴。

云影临时青殿接,露香凝处绿阶深。

嘤嘤黄鸟分枝转,嘒嘒玄蝉抱叶吟。

臣对南薰何所献,欲将封事答虞琴。

(0)

偕七舍弟游崇元观共题罗太史雪浪阁

阁迥玄潭出,山回绀殿虚。

云霞窥坐榻,神鬼护精庐。

何意终逃禄,谁同赋遂初。

地犹三诏后,人是一龙馀。

亭放徵君鹤,银焚学士鱼。

捷猿攒暗壁,闲雀下空除。

溪罢严陵钓,园荒董相蔬。

贤良今对策,太史旧藏书。

蕴玉山情适,披云野望舒。

清尘不可接,高步访天居。

(0)

春日城南望春·其三

春色忽无赖,客心伤此时。

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

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

池穿初出笋,窗袅寄生枝。

弦管涩难理,绮罗娇不持。

讵堪千里望,谁忍一朝离。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