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
《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妄念已知今世错,勤脩别结后身缘。

尺三汗脚踏龙尾,丈六金身坐象筵。

昔趁蛾眉班谒帝,今从牛矢路归田。

未知葱岭何边去,且向庵中伴老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shíchánglǎo访fǎngliúzhīchūān
sòng / liúzhuāng

wàngniànzhījīnshìcuòqínxiūbiéjiéhòushēnyuán

chǐsānhànjiǎolóngwěizhàngliùjīnshēnzuòxiàngyán

chènéméibānjīncóngniúshǐguītián

wèizhīcōnglǐngbiānqiěxiàngānzhōngbànlǎoch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现世错综复杂的妄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表达出对于来世想要断除这些烦恼、结成新的善缘的愿望。

"尺三汗脚踏龙尾,丈六金身坐象筵。昔趁蛾眉班谒帝,今从牛矢路归田。" 这几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意象,如同佛经中描述的菩萨乘龙车、佛祖金身安坐在莲花座上,而“昔趁蛾眉”则是指以前追随君王,“班谒帝”即是朝见皇帝。现在却“从牛矢路归田”,这个意象极富寓意,显示出诗人对世俗权力的超脱和回归自然的愿望。

"未知葱岭何边去,且向庵中伴老禅。"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在这里,“葱岭”可能是指某个遥远的地方或精神状态,而“且向庵中伴老禅”则透露出诗人想要在宁静的环境中与长者(老禅)共同度过时光,寻求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世与往昔、尘世与佛界,以及未来不确定性与当前的心灵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一○三

梨园爨本募谁修,亦是风花一代愁。

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

(0)

道情十首·其三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

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0)

蝶恋花.六月词再用前韵八首·其四

六月荆南闲也未。一月停忙,暂缓官粮比。

闻道开徵今日始,新丝卖了来城市。

不信何花名茉莉。却与侬家,白豆花相类。

笑煞长桥桥上子,市儿惯取村儿戏。

(0)

怨王孙.七夕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0)

鸳鸯湖棹歌·其四十五

比翼鸳鸯举棹回,双飞蝴蝶遇风开。

生憎湖上鸬鹚鸟,百遍鱼梁晒翅来。

(0)

恩仇

恩多成怨,悔只悔,当初不识风流面。

恩变作仇,顿忘了神前咒,她待要罢手,我何曾开口。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