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侵林色白,雨湿竹光寒。
水鸟已忘机,飞来立阑干。
湖侵林色白,雨湿竹光寒。
水鸟已忘机,飞来立阑干。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石湖草堂对雨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湖景画面。首句“湖侵林色白”写出了湖水漫延,仿佛侵染了周围的树林,使得整个景色呈现出一片洁白,显示出秋雨过后水汽弥漫的景象。次句“雨湿竹光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和冷意,雨水打湿了竹子,使得竹子表面泛着寒光,透露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
后两句“水鸟已忘机,飞来立阑干”则转向了动态的元素——水鸟。诗人观察到水鸟似乎已经忘记了世俗的机心,悠然自得地飞来,停歇在阑干上,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超脱尘世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湖畔的静谧与生机,体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
霜台宪郎文且武,曾侍绣衣持玉斧。
指挥猛士气如虹,要缚南山白额虎。
檄书下县点壮丁,十万农夫胜羽林。
不跨黄牛骑白马,腰弓直入秋云深。
丧乱以来无定止,民物萧条半为鬼。
郡县诛求犹未已,眼观如宜泪如雨。
于戏安得老天开太平。尽戮奸贪天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