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攲眠》
《攲眠》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0)
翻译
绿色的帷幕轻轻卷起,我斜倚在半床月光下。
松树的声音哀伤而悠长,夜晚的荷香带来微微的清凉。
虽然清谈的话语并未忘怀,但幽深的约定仍然铭记。
小船似乎就在眼前,但我终究懒得去穿上衣服。
注释
翠幕:绿色的帷幕。
东冈:东方的山坡。
攲眠:斜倚着睡觉。
月半床:半床月光。
松声:松树的声音。
悲永夜:哀伤整个长夜。
荷气:荷叶的气息。
馥初凉:带来初秋的香气和凉意。
清话:清谈的话语。
非无寄:并非没有寄托。
幽期:幽深的约定。
故不忘:故意不忘记。
扁舟:小船。
在眼:在眼前。
终自:终究。
懒衣裳:懒得穿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诗人在月色朦胧中享受着自然之美。翠幕卷起,东冈的轮廓显现,月光洒落在半个床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

"松声悲永夜"一句,通过松林的低语传递出一种深远的哀愁之情。夜晚的寂静中,只有松树的沙沙细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

"荷气馥初凉"则描绘了一个微妙的季节转换,荷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空气中有一丝初秋的凉意。这种细腻的感觉,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受。

"清话非无寄"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这里的“清话”指的是清晰而又平和的话语,而“非无寄”则意味着这些话语并非没有寄托。诗人的心中有所牵挂,但这种牵挂并未使他感到烦躁,反倒是一种内心的平衡。

"幽期故不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幽期”指的是隐秘而又深远的承诺或约定,而“故不忘”则强调了诗人对过往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扁舟虽小,却能在诗人的视野中自由穿梭,这种自由不羁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而“终自懒衣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忙碌生活的疏离,他更愿意保持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不为世俗的喧嚣所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享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由关子岭发兵入绵上

儒衣曾事主,羽檄且徵军。

敢奋一朝画,而邀百战勋。

深山连古木,落日断黄云。

愁思荒村夕,诛求不忍闻。

(0)

叙怀

生长夷门郭,往来萃野路。

家贫无良谋,躬耕有远慕。

始穷百王略,遂觉生民故。

曰余本空疏,当年恣高步。

庆彼鸣鹤期,忝此飞龙顾。

亦知敝帚材,早享千金误。

日月不我留,抚心惭往素。

(0)

宫人斜

绝有蛾眉恨,都从此陆沈。

春罗芳草合,秋扇夕阳深。

弃置空怀旧,凄凉总属今。

犹疑待恩泽,存殁见天心。

(0)

不肯

不肯徼乡曲,其如众所嗔。

须眉看巳老,要胁折何人。

原宪无辞惫,黔娄实可贫。

百年一具骨,山石对嶙峋。

(0)

感怀三首·其二

游目写中怀,跻攀俯城郭。

江流半夕阳,夕阳多野哭。

远望令我愁,天风振瓦屋。

岁败人烟少,村寒啼鸟独。

妖狐衔髑髅,白鹭起丛薄。

安得怀葛世,忘情顺里俗。

感喟非一端,昏归意烦促。

(0)

金陵送钱养微还浙

游子悲衰暮,离怀岁欲更。

月明车迹稳,霜重褐衣轻。

鱼雁他乡泪,云山故国情。

归人寒树里,树外几人行。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