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曾事主,羽檄且徵军。
敢奋一朝画,而邀百战勋。
深山连古木,落日断黄云。
愁思荒村夕,诛求不忍闻。
儒衣曾事主,羽檄且徵军。
敢奋一朝画,而邀百战勋。
深山连古木,落日断黄云。
愁思荒村夕,诛求不忍闻。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背景下的一幕,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悲壮之情。首句“儒衣曾事主”,以“儒衣”这一细节,暗示了主人公曾经是文人,却投身于军事,展现了人物身份的转变和命运的转折。接着,“羽檄且徵军”一句,通过“羽檄”这一军事文书的使用,形象地表现了紧急征兵的情景,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战争。
“敢奋一朝画,而邀百战勋”两句,表达了主人公虽身在战场,但内心仍怀有对功名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畏生死、勇于献身的精神。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富有深度。
后四句“深山连古木,落日断黄云。愁思荒村夕,诛求不忍闻”则将场景转向了战场之外,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塞景象。深山古木、落日黄云,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又悲凉的氛围,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而“愁思荒村夕”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主人公对于这种苦难的深切同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豪情,更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与悲悯。它不仅是一首描述战争的诗歌,更是一曲对和平的呼唤,对人性光辉的赞颂。
公诗律严如用兵,江淮草木先知名。
少当千人扫文阵,晚策百胜攻愁城。
诗坛老将天下杰,笔倒三江流万折。
时将妙句吐长虹,李杜文章光不灭。
由来事业师伊周,讵止博识穷九丘。
星列丹墀蔼华望,月升金掌陈嘉谋。
脱冠归来双鬓改,任尔功名争好采。
挥弦月下奏高山,击楫波间哦小海。
方今祝网仁如商,圣贤相逢治具张。
鹤书旁午诏多士,不以椳闑遗寸长。
如公岂得栖林壑,焉问晓猿惊索寞。
岁晚方谐魏阙心,官閒不减商山乐。
湖上春来花恼人,我不忧贫依富邻。
朋友胶漆古来事,愿言握臂追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