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经长老》
《赠经长老》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菜肚老子禅已饱,爱人从臾作诗僧。

客来无处著欢喜,一语不曾谈葛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jīngchánglǎo
sòng / liúguò

càilǎochánbǎoàiréncóngzuòshīsēng

láichùzhùhuāncéngtánténg

注释
菜肚老子:形容人年老体衰,肚子鼓胀。
禅已饱:指心灵上的满足或领悟。
爱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从臾:顺从,乐意。
诗僧:以诗为修行,或以诗人身份出家的人。
客来:有客人来访。
无处著欢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表达喜悦之情。
一语:一句话。
不曾:未曾。
谈葛藤:闲聊琐碎无聊的话题。
翻译
老菜肚中的禅意已经满足,我像一个爱人的僧侣,作诗为乐。
客人来访却无处寄托欢乐,我们一句关于琐事的话也没谈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赠经长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佛学僧侣生活状态的赞美之作。

"菜肚老子禅已饱,爱人从臾作诗僧。"

这里的“菜肚老子”形象化地描绘了一位已经吃饱了素食、坐在禅堂中修行的老僧。他们不追求物质享受,只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在“爱人从臾作诗僧”一句中,“爱人”指的是那些喜爱和尊重这些出家人的人们,而“从臾作诗僧”则表明这些僧侣不仅修行,还能创作诗歌,表现了他们的文艺才华。

"客来无处著欢喜,一语不曾谈葛藤。"

这两句则描写了僧侣对待客人的态度和他们的精神状态。“客来无处著欢喜”意味着即使有客人到来,他们也不表现出过分的快乐或是不安,因为在佛学中,修行者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不为外界所动摇。而“一语不曾谈葛藤”则表明他们不参与世俗的纷争和无谓的辩论,只专注于自己的修炼。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佛教僧侣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无题

所赖天之灵,今年八月末。

此心隐隐悟,学问从来错。

混沌何尝死,就从立根脚。

(0)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

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

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

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0)

浮邱八景·其三珊瑚井

泠泠玉乳镜中浮,长带江潮日夜流。

分到三门成大海,珊瑚能得几人收。

(0)

下蔡镇夜憩文珠寺闻野歌有献胡山人诗者得江字

十二连城淮水泷,州来曾是古名邦。

烟收万井月明夜,人坐空山秋满江。

但有梵音存古刹,何须野曲送新腔。

忽传有客题诗句,可是鹿门人姓庞。

(0)

次前韵

白日愁将暮,黄河不肯清。

谁邀江月色,閒听棹歌声。

野鸟高飞去,汀鸥作意迎。

伊予惭负汝,相对若为情。

(0)

十月十一日同诸僚友集吕鸿胪宅看菊追次壁间韵二首·其一

自是东篱巧傲霜,秋英烂漫艳华堂。

白衣似爱陶潜兴,青眼从教阮籍狂。

此日看花犹帝里,十年起草愧明光。

独怜同舍兼同调,吟得诗成句里香。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