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庄陵挽歌词三首·其二》
《庄陵挽歌词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庄陵挽歌词三首》的第二首,通过对庄陵(即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观风欲巡洛”一句,借助自然界的风来勾勒出一幅庄严肃穆的场景,洛水流经这里,使得这片土地显得更加神圣。"习战亦开池"则透露出古人修建陵墓时的一种习俗,即在陵区内外设置各种设施,包括用于军事训练的场所和供娱乐用的池塘。

“始改三年政”表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里的“三”可能指的是唐玄宗即位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开始进行一系列政策变革的时期。紧接着,“旋闻七月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急转,七月在古代是夏季的收尾,也象征着事物的终结。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一句中,"陵分内外使"指的是陵墓区划分了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守卫和管理者。"官具吉凶仪"则显示出古代对死者的尊重与哀荣,即便是亡者,也要保持一定的礼仪,以示敬意。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中,“渭北”指的是陵墓所在的位置,"新园路"则可能是指通往陵区的一条新的道路。"箫笳"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军队行进时的乐声,但在这里,它却与“远更悲”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哀伤和孤寂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庄陵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生死的无常,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侯家行乐词·其一

牙旗鼓角报军门,日午传唤谒至尊。

碧眼横刀还控马,帐前诸将半西番。

(0)

同鉴在、蕴修饮徐闇公司李署

同人不得意,旅食共荒台。

忽有寻梅兴,来衔司李杯。

官清衙吏懒,客散署门开。

独去然灯坐,羡予携手回。

(0)

同韦剑威、徐钦玉度仙霞关·其一

海日埋荒雾,严关已放晨。

行随磨镜客,吟逐讽诗人。

堠草才经火,岩花误作春。

香灯明半岭,争拜五通神。

(0)

漫兴·其二

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

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

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

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

(0)

恭挽崇庆州牧赠中宪大夫常老先生三首·其三

长驱未得歼蛮戎,夕岭军中落将星。

带甲雄师色尽墨,储粮佳士气如霆。

忠魂不逐虫沙没,大节常昭汗简青。

泪洒西风蜀父老,浣花溪畔吊英灵。

(0)

哭常理斋叠韵八绝·其六

圣贤心事至情中,妻子谁言敝屣同。

大节岂容儿女恋,决知死所是蚕丛。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