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尉归霅川》
《赠李尉归霅川》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佩弦示良规,恤纬寓忧抱。

人为海鸥惧,谁谓屋乌好。

子别肯赠言,我愧未闻道。

药石十数字,唤醒知几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wèiguīzhàchuān
sòng / céngbǎi

pèixiánshìliángguīwěiyōubào

rénwèihǎiōushuíwèihǎo

biékěnzèngyánkuìwèiwéndào

yàoshíshíshùhuànxǐngzhīzǎ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赠李尉归霅川》。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佩弦示良规”,这里的“佩弦”指的是古代文官佩戴的玉带或丝绸等装饰物,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示良规”则是指给予良好的规劝或建议。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对李尉的关心和期望。

“恤纬寓忧抱”,“恤纬”是一种古代用来治疗疾病的药物,诗中以此比喻着诗人的担忧之情。“寓忧抱”则是说把这种忧虑藏在心底。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临困境的担忧。

“人为海鸥惧”,“人为海鸥”此处用来比喻人们对于未知或危险的恐惧。“谁谓屋乌好”则是说人们往往害怕那些在外飞翔的鸥鸟而不喜欢安稳的家宅,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朋友未来境遇的担忧。

“子别肯赠言”,这里的“子别”指的是即将分别的情况。“肯赠言”则是说愿意赠送一些话语,希望能够给予友人的鼓励和安慰。

“我愧未闻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知识不足的愧疚之情,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来指导朋友。

“药石十数字”,“药石”指的是医治疾病的药物,而“十数字”则是说掌握了治疗疾病的方法或秘诀。这里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李尉解决未来的困难。

“唤醒知几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朋友能够尽早地从困境中觉醒过来,并且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道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病中喜雪

天地久闭塞,气和方一开。

花从无象出,泽蕴太虚来。

庆可万区浃,丰宜百瑞魁。

病襟虽粗释,欢意阻宾罍。

(0)

壬辰重九即席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

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0)

次韵和国信赵内翰北口见寄

时得不可失,时乎况得天。

蔓图非易力,鸩毒是安眠。

庙胜两楹决,壶浆一檄传。

临关休发咏,归议主当然。

(0)

常山出郊马上口占

旌旗乘晓出郊原,五马临风一慨然。

山势似屏西限晋,地形如掌北擒燕。

麦含丰泽催齐秀,蚕饱柔桑起大眠。

守帅勉希廉与蔺,九重高枕不忧边。

(0)

过隋城

信马隋城下,行春访旧传。

楼台在何处,瓦砾半耕田。

远籁悲笳咽,馀花坠靥圆。

只留荒侈迹,千古监青编。

(0)

题嘉州嘉望亭

欲知藩境得嘉名,试策筇枝上此亭。

江色照城平似练,岚光堆槛活如屏。

好遨民阜充衢乐,出品花奇袭坐馨。

使驲暂来闲寓目,几多高意在鸿冥。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