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舞季历,龙圣生昌。后歌有蟜,胎炎孕黄。
天地合德,日月齐光。肃雍孝享,祚我万方。
帝舞季历,龙圣生昌。后歌有蟜,胎炎孕黄。
天地合德,日月齐光。肃雍孝享,祚我万方。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郊庙歌辞》中的“享太庙乐章·大成舞”。从这短短的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肃穆,以及对国家安康和皇室繁荣的美好祝愿。
首句“帝舞季历,龙圣生昌”描绘出天子在祭典中的舞蹈,以及通过这种仪式来确保龙的神圣与国运昌盛。这里,“帝舞”指的是皇帝在重要祭祀活动中进行的一种宗教舞蹈,以示敬意和沟通天地;“季历”则是时间的转换,可能暗示着季节更迭或岁月流转;“龙圣生昌”则是对皇室的美好祝愿,希望其圣德与繁荣永续。
接着,“后歌有蟜,胎炎孕黄”显示了祭祀后的乐声和吉祥之兆。这里,“后歌”指的是祭祀之后的欢庆歌曲;“有蟜”则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吉兆,比喻着国家安宁、百姓安居;“胎炎孕黄”则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预示着丰收和繁衍。
第三句“天地合德,日月齐光”写出了宇宙和谐与自然界光明的意境。其中,“天地合德”意味着天道与人道相合,表现出理想状态下的完美统一;“日月齐光”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和月亮都发出了光芒,代表了光明、温暖与平衡。
最后,“肃雍孝享,祚我万方”表达了对祭祀的庄严态度以及对国家永久福祉的祝愿。这里,“肃雍”指的是尊敬和庄重;“孝享”则是指对祖先的祭享活动;“祚我万方”则是希望这种德行能传承给无限的未来。
这几句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宗教仪式、国家命运和自然秩序的深刻理解与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