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携樽去,同登百尺楼。
便须乘好月,何必待中秋。
天地能容醉,山川不贮愁。
悠悠身世事,已付一虚舟。
有约携樽去,同登百尺楼。
便须乘好月,何必待中秋。
天地能容醉,山川不贮愁。
悠悠身世事,已付一虚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密所作的《有约》。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相约饮酒登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有约携樽去”,开篇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约饮酒的场景,一个“去”字,既表现了行动的果断,也透露出对相聚时刻的期待。接着“同登百尺楼”,将场景提升至高处,不仅展现了楼阁之高,也寓意着两人情感的深厚与视野的开阔。
“便须乘好月,何必待中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追求,认为不必非要等到特定的节日或时节,只要心中有月,随时都可以享受美好的时光。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
“天地能容醉,山川不贮愁。”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天地之中。诗人认为,天地可以包容人的醉意,山川不会储存忧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来化解内心的忧愁。
最后,“悠悠身世事,已付一虚舟。”诗人以“虚舟”比喻人生,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在诗人看来,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遭遇,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空船,轻盈而短暂。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欢乐,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故事閒台阁,仙门蔼已深。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
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
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