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
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
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
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
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
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
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等待与孤独的情感氛围,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开篇便设置了一幅宏阔的画面,门前的道路宽广,眼前的高台让人能遥望远方。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展现,更是心理状态的写照。
接着,“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夕阳西下,路上的人群渐渐散去,而来自边疆的消息却迟迟未至,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焦虑。"穷边"一词,更增添了一种边陲孤寂的感觉。
紧接着,“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虽然听闻了战争的胜利,但至今未见朝廷的召回之令,这表明诗人可能是一位军中将领或是等待消息的人,他们渴望回到朝廷,结束长久的战争状态。"敕招回"四字,流露出一种迫切的心情。
最后,“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诗人又重新坐在织机前,但心中的忧虑如同织布一般层层叠加,却无法解开。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忧思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难以言说的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勾勒出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是对唐代边塞生活的一种生动写照。
忆昔长安事薄游,相逢意气淩千秋。
鸣珂队逐双龙阙,就日辉腾五凤楼。
紫陌繁花邀并马,玉河新柳系停驺。
是时方喜离家食,海内朋游近相得。
翻手宁知云雨情,论心未怯风尘色。
衔杯结伴有高阳,挥麈谈天俱碣石。
一从分袂出都门,世事悠悠不可论。
落魄天涯时自惜,狂歌燕市几人存。
驱车每共嗟危辙,逆旅能无念故园。
暂假拂衣归栗里,林泉幽暇释尘滓。
几年松菊讵云荒,何处江山誇洵美。
却爱吾庐未可忘,畏路无心强复起。
何人解作阳春曲,世上巴词第相逐。
闽海赵生才实奇,艺苑于今步称独。
与余莫逆始论心,促席开樽时一吟。
师门雅重学不愧,客舍相看情最深。
大雪漫漫惊岁易,去住从今隔消息。
伊余远役粤西陲,而君尚走长安陌。
长安聚会不可常,他时绾绶向何方。
风尘荏苒俱为客,欲寄音书路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