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二》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二》全文
明 / 苏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生行止只由天,敢把头颅歏老年。

云树两崖遮日月,关山千里冒风烟。

蛮郎赤脚争来迓,麋鹿窥人不近前。

莫道老夫非铁汉,寸心非铁不如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的《过夷中途次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坦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平生行止只由天”,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明自己一生的行事和归宿都听凭命运的安排,流露出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接着,“敢把头颅歏老年”一句,诗人直面衰老,却并无哀叹之意,反而表现出一种勇敢接受现实的豁达精神。

“云树两崖遮日月,关山千里冒风烟”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岭、遮蔽日月的树木与遥远的关山、穿越风烟的行旅,构成了一幅雄浑的边疆风光图。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隐含了他对边疆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投射。

“蛮郎赤脚争来迓,麋鹿窥人不近前”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边地民族的热情与野生动物的温顺。蛮族人民赤着双脚迎接旅人的到来,麋鹿则在远处好奇地窥视,却不轻易接近人类。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边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处的向往。

最后,“莫道老夫非铁汉,寸心非铁不如坚”一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强调自己的内心如同钢铁般坚韧,即使面对岁月的侵蚀,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自我肯定和对内在力量的颂扬,是对生命韧性的赞歌,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仲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其一

要知滁上兴如何,养拙偷安幸亦多。

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裤襦歌。

公馀处处携山屐,官酝时时泛海螺。

病眼白头唯醉睡,朝廷好事不闻他。

(0)

游仙娥峰后戏题

为爱一峰形窈窕,岂辞十里路崎岖。

谁知不似阳台女,别后经宵梦也无。

(0)

因与伯氏同一僧话武夷事作诗追寄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张灯疑挂星。

山川势力有如此,择地信可栖仙灵。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时当恢台积氛雾,一日三雨时三停。

载舟撑石逆喷浪,自谓力可登青冥。

篙工榜岸遭急洒,回宿荒宇依祠厅。

二三道士谬告语,云此润泽来云軿。

比闻舆人诵旧说,仙官下瞩如明荧。

游占晴爽恶昏滞,官去此法当伶俜。

果还近甸阻天路,一官泛迹随飘萍。

退之昔日徙南服,祝融腾掷开仙扃。

近时苏翁失定武,太行毛发无馀形。

一晴一雨告休咎,晴者人乐阴天刑。

我意神官与人异,宜以行事分膻?。

人如阨弃神亦厌,世间利达真芳馨。

穷通兼忘扶正直,人知戒劝思常经。

有如神意本不尔,人意忘卜欺愚听。

黄钟大吕绝世韵,扣击距跃嗟短莛。

心知得路适远意,愿结茅庐当寒汀。

真游适远未可必,摇寄此语通丁宁。

(0)

伯氏临江使君寄芗林次韵·其一

力荡横空万斛舟,一函酬唱纪川游。

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

人物百年同富寿,客怀千里梦逡遒。

主人合作鲸川楫,无奈高情寄一邱。

(0)

五老峰

已作人间瑞,飞空老尚豪。

势分方岳重,名列纬星高。

月夜霜添发,花晨露染袍。

此翁无奈事,占咏亦徒劳。

(0)

化僧求诗往宣城

草鞋踏破世间尘,乞饭因缘不为身。

一路春风好消息,不知此事付何人。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