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其一》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要知滁上兴如何,养拙偷安幸亦多。

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裤襦歌。

公馀处处携山屐,官酝时时泛海螺。

病眼白头唯醉睡,朝廷好事不闻他。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标题为《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其一)》。诗中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滁州担任地方官时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要知滁上兴如何,养拙偷安幸亦多。”这里,“滁上”指的是滁州,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滁州生活的满足与喜悦,以及在这里能够享受一种隐逸自在的生活。"养拙"意味着不求进取,不争名利,而是保持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偷安”则指的是在平静中寻找幸福,避开世俗纷扰。

“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裤襦歌。”这两句诗反映了滁州官员生活的简单与富足。"小郡"即小县城,"无衣袄使"意味着没有繁重的税收任务;“丰年”指的是农业丰收的年份,而“兼有裤襦歌”则是说在这样的好年景中,人们还能享受到穿上新装束和唱歌的欢乐。

“公馀处处携山屐,官酝时时泛海螺。”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员的日常生活。"公馀"即公共的休息之地,"携山屐"意味着在闲暇时光带着锄头去田野劳作;“官酝”指的是官府酿造的酒,而“泛海螺”则是说有时还会乘船泛舟,用海螺作为乐器。

最后两句,“病眼白头唯醉睡,朝廷好事不闻他。”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逃避态度。"病眼"可能是形容诗人自己视力衰退或心灰意冷的状态;“白头”则象征着年老和沧桑;而“唯醉睡”意味着通过饮酒和睡眠来忘却烦恼。最后,“朝廷好事不闻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之事的漠视态度,宁愿远离那些喧嚣与纷争。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幽默感、自在心态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位地方官员对平凡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于仕途浮华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送阴阳家彭元清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

阴阳馀阖辟,小大几乾坤。

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

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0)

入德庆舟中看雨

云合苍天怒,风生老木号。

雨跳珠点急,浪涌雪花高。

作爽轻头目,俄寒竖发毛。

顽躯金气盛,敢与瘴相鏖。

(0)

二月三日至芗山寺刘薰卿在焉

置身松下莫忘尘,况在松之上置身。

荒垒中盘平卧斗,澄江外抱曲拖绅。

春熙天色如初醉,烟肃山容若半颦。

晋郡犹馀晋时事,幽人疑是避秦人。

(0)

二十年前与曾恭仲为忘年之交岁辛亥值便赋长韵寄似

孔欲华颠祢妙龄,忘年不足更忘形。

弟兄偏是子眉白,朋友独于吾眼青。

心若互驰常鉴寐,迹如相避各云萍。

十年功已到千古,何日酣看又饫听。

(0)

赠画师韩晖·其二

工于绘事讳言工,韩滉心宁与俗同。

恶语发挥非敢惜,所疑不是子家风。

(0)

儒家子刘宗庆发披戴愿赠二绝句俾藉之以谒乐于成人之美者·其一

走俗何如学步虚,出家犹欠护身符。

凭谁成就奇男子,径自归投大丈夫。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