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伤感的情境。开头两句“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庭院中的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凋零,秋风和霜露虽然还未到来,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萧瑟气息。
接着,“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忧虑情思,以及寻找灵魂相通之人的愿望。这里的“驾言”指的是驾驭文字,以语言作为载体;“乘兴”则是借助心中的激动和情感的起伏。
诗人随后提到“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这表明了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古楚国的都城,而“兰台”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这里的“馀址”暗示着历史的遗迹和往昔的繁华。
紧接着,“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显示了诗人对过去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怀念。这里的“襄王”是古代楚国的一个君主,而“巫山祀”则指的是在巫山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中间两句“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表达了诗人在历史的高峰期是否有美好的女子相伴的疑问。这里的“婵娟子”是指美好而有才华的女性形象。
下文,“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则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场景,似乎有一位仙女到来,她的出现让诗人的灵魂在古老的宫殿中飘荡不定。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一种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追求。
最后两句“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后自然景观的变迁以及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深切怀念。这里的“蔓草”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堆积,而“朝云”则是早晨的云彩,诗人问这些云彩为何而起,是为了谁而存在,这里的“朝云”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也可以视作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楚国都城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历史事件和美好女性形象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和美好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哀伤。
为客羁怀远,遭春幽兴长。
飘泊盈千绪,流洄叹一方。
我友东南俊,逸气表维扬。
相思能命驾,就我春江航。
舟楫寒温外,茶酒出篇章。
手中白缟带,腰下锦奚囊。
双眸含碧水,数语摇轻霜。
是时杨柳岸,停午动烟光。
岂惟七分读,能流百丈芒。
忆共冰天署,生刍束芸香。
词英兼宿辈,同时避雁行。
君才真杰立,我意日徬徨。
相携视冥漠,举世尽茫茫。
离群忽三载,膺背永相将。
不意金陵水,遥分白玉堂。
高谈竟晨夕,薰然耳目张。
独念蓬飞子,每疑素业忘。
非缘今日会,此游空自忙。
相逢姑劝志,焉敢问行藏。
明朝重执手,前期或细商。
《姚永言自维扬至过访》【明·郭之奇】为客羁怀远,遭春幽兴长。飘泊盈千绪,流洄叹一方。我友东南俊,逸气表维扬。相思能命驾,就我春江航。舟楫寒温外,茶酒出篇章。手中白缟带,腰下锦奚囊。双眸含碧水,数语摇轻霜。是时杨柳岸,停午动烟光。岂惟七分读,能流百丈芒。忆共冰天署,生刍束芸香。词英兼宿辈,同时避雁行。君才真杰立,我意日徬徨。相携视冥漠,举世尽茫茫。离群忽三载,膺背永相将。不意金陵水,遥分白玉堂。高谈竟晨夕,薰然耳目张。独念蓬飞子,每疑素业忘。非缘今日会,此游空自忙。相逢姑劝志,焉敢问行藏。明朝重执手,前期或细商。
https://shici.929r.com/shici/rSxY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