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又元日,村祠一鬨人。
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
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
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
明日又元日,村祠一鬨人。
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
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
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新年元宵节(又称元夕)时乡村的场景。诗人陈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雨交加中村民聚集在村祠庆祝的情景。"明日又元日"点明了节日的延续,而"一鬨人"则写出热闹的气氛。然而,恶劣的天气使得"溪山浑是雨",灯笼火光在风雨中显得微弱,仿佛难以带来春天的气息。
诗人对村民的困苦生活深感同情,"忍见饥成鬼"表达了他对饥饿百姓的悲悯,他们甚至祈求神灵能带来饱食。然而,"痴将饱望神"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神明的寄托。最后,诗人以深沉的感慨收尾,"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揭示出真正的生活希望在于官员能够体恤民情,关心民生,而不是单纯地依赖神明庇佑。整首诗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待。
四邻竞丰屋,我独好卑室。
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新瑟。
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
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慄。
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
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
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
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