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舟寻绿水宵将半,月隐青林人未归。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舟寻绿水宵将半,月隐青林人未归。
此诗描绘了一幅淡远幽雅的山水画面。开篇“朦胧竹影蔽岩扉”即设定了一个隐逸于深山之中的意境,竹影婆娑,似乎在诉说着某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淡荡荷风飘舞衣”则是对景色中细微之处的捕捉,荷风轻拂,使人感觉到一股清凉而不失温婉的意境。
“舟寻绿水宵将半”这一句,诗人通过行舟于碧波绿水中的动作,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和空间探索的感受。宵夜将近,一半的旅程似乎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寻。
“月隐青林人未归”则是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诗人捕捉到了月亮与森林之间微妙的光影变化,以及那种徜徉忘返的人情世态。月亮隐藏在青翠的树林之中,而行者尚未返回,这不仅描绘出夜色中的宁静,更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独自漫步。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衙散到家无与适,领客壶觞以终日。
何生忽从湖州来,当筵不语惟长揖。
古貌存心行孝道,袖出旧书三两帙。
进言售此备甘旨,有母行年将八十。
吾闻此语为太息,伤哉贫乎乏朝夕!
龙蛇蛰藏天地闭,宜尔之贤身不立。
莫说家无田可耕,纵有田耕那得食?
不如归棹湖州船,有鱼可钓凫可弋。
君不见卖刀与卖戟,朝持出门暮得直。
文章本是太平具,以此干人复何益?
军人或有锡类人,倾产酬书吾可必。
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
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
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
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
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
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
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
造物茁此徒,于世宁妄作?
贤哉宋宇叹,美矣樊迟学。
勿嫌食肉鄙,儒家贵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