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白云山房》
《怀白云山房》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家住沧洲洲上山,数椽茅屋乱云间。

天晴叠嶂开金碧,雨过清泉响佩环。

高兴别来长寂寞,故人谁与共跻攀。

洞门猿鹤应相问,何事先生久未还。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水边山上的隐士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首句“家住沧洲洲上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居所的地理位置,既远离尘嚣,又亲近自然,为全诗奠定了清幽脱俗的基调。接着,“数椽茅屋乱云间”一句,通过“数椽茅屋”与“乱云间”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居所的简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主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天晴叠嶂开金碧,雨过清泉响佩环”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晴天时山峦如金色碧玉般闪耀,雨后泉水潺潺,仿佛佩环碰撞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四季变换中自然景色的美妙与和谐。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高兴别来长寂寞,故人谁与共跻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独寂寞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渴望与朋友一同攀登高山,共享自然之乐,但现实中的孤独使这一愿望难以实现,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洞门猿鹤应相问,何事先生久未还”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猿鹤以情感,它们或许会询问诗人为何久不归家,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回归自然、与世隔绝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的无奈与渴望解脱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友情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姑苏行

古台不见秋草衰,却忆吴王全盛时。

千年月照秋草上,吴王在时几回望。

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

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聚。

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

(0)

怀故人诗

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

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

离居方岁月,故人不在兹。

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

(0)

范广州宅联句

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濛濛夕烟起,奄奄残晖灭。

非君爱满堂,宁我安车辙。

(0)

答魏子悌诗

崇台非一?,珍裘非一腋。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

顾此腹背羽,愧彼排虚翮。

寄身荫四岳,托好凭三益。

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在危每同险,处安不异易。

俱涉晋昌艰,共更飞狐厄。

恩由契阔生,义随周旋积。

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

乖离令我感,悲欣使情惕。

理以精神通,匪曰形骸隔。

妙诗申笃好,清义贯幽赜。

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

(0)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0)

谷雨轩联

晓艳远分金掌露;夜风寒结玉壶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