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取次入春莺,好预看花制绢檠。
储炭还防冬至雪,试镫转忆上元晴。
缫车在牖无虫响,客屋当山有鹘声。
一样凄凉均两地,不须低诉与笼鹦。
年华取次入春莺,好预看花制绢檠。
储炭还防冬至雪,试镫转忆上元晴。
缫车在牖无虫响,客屋当山有鹘声。
一样凄凉均两地,不须低诉与笼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姬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首联“年华取次入春莺,好预看花制绢檠”以春日黄莺的鸣叫开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赏花季节做准备,制作灯罩,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喜悦的氛围。然而,这种表面的欢快背后,隐藏着诗人对姬人的深深思念。
颔联“储炭还防冬至雪,试镫转忆上元晴”则通过生活中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诗人不仅在冬天储备炭火以防雪天,还在尝试灯火时回忆起元宵节的晴朗天气,这些日常的活动都成为了思念姬人的触媒,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浓烈。
颈联“缫车在牖无虫响,客屋当山有鹘声”中,“缫车”是古代用来抽丝的工具,此处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忙碌与焦虑,而“无虫响”则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同时,“客屋当山有鹘声”则以山间鹘鸟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姬人在远方,无法与诗人共享这份宁静。
尾联“一样凄凉均两地,不须低诉与笼鹦”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自己与姬人所处的两地同样凄凉,无需言语,彼此的心意已能相通。这里使用“笼鹦”作为比喻,既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又暗示了诗人希望借助某种方式传达心意的愿望,但最终意识到,即使是在语言难以跨越的距离下,两颗心依然能够相互理解与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姬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