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门外禁垣西,公馆幽深带小蹊。
满圃黄花谁占得,清香曾许我分携。
长安门外禁垣西,公馆幽深带小蹊。
满圃黄花谁占得,清香曾许我分携。
这首明代诗人王绅所作的《龚给事家索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里龚给事府邸的一角,展现了菊花之美与诗人的雅趣。
首句“长安门外禁垣西,公馆幽深带小蹊”,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氛围。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门外的景致往往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而“禁垣”则暗示着府邸的尊贵与庄严,与之相连的“公馆幽深带小蹊”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隐秘与幽静,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接着,“满圃黄花谁占得,清香曾许我分携”,这两句将焦点转向了菊花。在诗人的笔下,菊花不仅占据了整个园圃,更以其独特的香气吸引着诗人,似乎在邀请他一同分享这份自然的馈赠。这里的“谁占得”既是对菊花独占一园的赞叹,也是对诗人能够在此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欣慰。而“清香曾许我分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刻的珍惜与留恋,仿佛那清新的香气已经融入了他的心灵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龚给事府邸中的一隅菊花,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王绅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浊漉城头北风起,夜闻山阳泣山鬼。
曹家寒食汉家坟,翁仲无情堕铅水。
当时神州悲陆沈,两京陵墓成荒岑。
祠官旧事空投玉,校尉新衔有摸金。
征西将军老不死,墓上曹侯竟谁是。
虎皮羊质五官郎,抱颈轻狂作天子。
岂知刚卯摧金刀,转眼又失当涂高。
赤符未绝中兴汉,白石先闻大讨曹。
至今日暮行山路,回首铜台复何处。
春雨曾传卖履愁,秋声谁觅西陵树。
君不见长安石马嘶昭陵,会稽社宇啼冬青。
抔土山阳还好在,人间玉碗几飘零。
天匠铸山骨,如龙蜿蜒附。
群峰触类长,屈指难悉数。
四围作屏翰,一线斜通路。
蹑磴上烟丛,林莽曲回互。
圣泉沁心脾,岚翠黏衣屦。
名区得名人,岩石乃成趣。
溯昔有宋时,先世曾此住。
窝仍安乐名,疑有鬼神护。
渺矣人风遥,忽焉佛日度。
贝梵及钟鱼,历朝朝暮暮。
甘棠剪且伐,谁为美嘉树。
祠宇家无哗,谁为奉香炷。
生前磊落者,定无毫发忤。
释耶与老耶,初不碍儒素。
不同归幻尘,孰似此侨寓。
当共青山色,今古长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