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湖风光图,诗人在舟中观赏雨景,抒发了自己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两句以宏伟的笔触描绘了天气变化和雨声的氛围。云气在空中交汇,昼夜不明,显得神秘而又迷离;疾风带着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也为诗人观雨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这里写出了山影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显现,船只在广阔如烟水面上前进,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达到了境界的高峰。"渺茫"形容江湖辽阔无垠,让人感觉到一股超脱尘世的豪放。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境。他在江湖之间寻找自己的踪迹,只需三亩之地即可自得其乐;而他的心态更是超脱世俗的羁绊,感受到了与天地合一的轻松和自由。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诗人并不需要依靠酒杯来消愁,而是通过这种观雨的生活状态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他认为,即便是古代仙人乘着羽化的车辆,也比不上他现在这般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心境。这种心境与宋代文人追求的超脱和个性解放相契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审美取向。
岩壑入窈窕,竹树穿纵横。
榛莽出伏流,乱石疑列星。
迤逦寻水乐,谺然门幽扃。
峰峦藏户牖,侧视分径庭。
飞尔鸣喑壁,直下如建瓴。
锵然一泓水,流作鱼尾形。
风水相吞吐,隐隐闻雷霆。
仙人奏云璈,玉女叩铜瓶。
水故不在乐,乐以水为声。
音节出自然,丝竹无此清。
乃知太古初,不假器与名。
坡翁有钜制,磨字悬青屏。
《大雅》久可作,谁与招山灵。
惟闻白云外,天风吹泠泠。
闻说上流江水恶,无数行舟波中落。
到眼惊看骇浪奔,恍忽鲸吞与鼍作。
连朝况遇打头风,雪浪如山噤舵工。
长樯铁鹿沙滩驻,后榜前艘语不通。
忽来猛雨如飞砮,疑有斗蛟空际舞。
不辨风声与水声,但讶前峰拔老树。
有时雨止总风狂,鹢首滔滔接混茫。
似忌客行贪利涉,天公作意阻归航。
五夜洪涛堆裹宿,雨著箬篷纷渗漉。
频移卧具不成眠,差幸停船无倾覆。
石尤小缓辑能移,遥见堤边农妇悲。
群说圩田秧再插,今番水涨又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