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
《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岂为一身惜,将如时事何。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
《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个人责任感。首句“岂为一身惜”,表明作者不只为个人考虑,而是深思大局;“将如时事何”则直接关注国家时势,显示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绸缪空牖户,涓滴已江河”运用比喻,表达即使个人力量微小,但如果持续积累,也能产生深远影响,暗示改革的力量虽小,但积少成多,足以改变局势。
“军尽惊飞镝,人能议止戈”进一步强调军事冲突的紧张和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最后两句“《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以佛教经典《华严经》中的修行来寓意,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持信念,通过诵读佛经来寻求内心的力量,试图以智慧和信仰来平息狂乱的局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林则徐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社会变革的积极态度。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从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