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从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从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次韵答李端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酬唱之作,即以同样的韵脚回应别人的诗歌。在这里,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李端叔的深厚情感和赞赏。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气质不凡的人物,比喻他如同良马一般珍贵,如班超般能在边塞之外建功立业,笑容中透露出非凡的风度。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从东海看涛山。"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不仅涉足西域,也曾远望东海,体验过多种自然景观。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端叔特立独行的认可和欣赏,以及长时间以来内心的喜悦和安慰。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苏轼与李端叔偶尔在西州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和享受那份难得的悠闲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共同经历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文学上的互动。苏轼在诗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精神交流。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
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
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
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
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征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