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处巢穴,遥知风雨期。
吾乃为人期,胡为独后时。
秋风萎嘉木,白露盈庭帏。
昔者荷筱子,沮溺相因依。
岂不惜贤达,殊路安可希。
南涧有蘋藻,北山唯蕨薇。
岁晏归敝庐,策杖任所之。
飞鸟处巢穴,遥知风雨期。
吾乃为人期,胡为独后时。
秋风萎嘉木,白露盈庭帏。
昔者荷筱子,沮溺相因依。
岂不惜贤达,殊路安可希。
南涧有蘋藻,北山唯蕨薇。
岁晏归敝庐,策杖任所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处境的反思。开篇以“飞鸟处巢穴,遥知风雨期”起兴,借飞鸟归巢预知风雨,暗喻人应适时归隐避世。接着,“吾乃为人期,胡为独后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归隐的自责与反省。
“秋风萎嘉木,白露盈庭帏”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如同嘉木被秋风吹萎,白露浸润庭院帷幕,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昔者荷筱子,沮溺相因依”引用了古代隐士荷蓧丈人和长沮、桀溺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未能如他们般逍遥自在的遗憾。
“岂不惜贤达,殊路安可希”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欣赏贤达之士的成就,又渴望像隐士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又深知这两条道路难以兼得。
最后,“南涧有蘋藻,北山唯蕨薇。岁晏归敝庐,策杖任所之”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南涧生长着蘋藻,北山覆盖着蕨薇,岁末之时,诗人将回到简陋的故居,手持拐杖,随心所欲地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隐逸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乳燕将雏,啼莺求友,江南梅子黄时。
欲晴还雨,烟外看成丝。
迎袂风来麦陇,吹饼饵、香入书帷。
行吟处,溪翁说我,不似去年衰。方池。
荷出水,朱榴倚槛,粉箨穿篱。
有吾曹我辈,把酒寻诗。
醉去黑甜一枕,炉烟袅、花影斜晖。
家山乐,南窗寄傲,唯有晦庵知。
莲舟玉字,得真人亲授。圯上家风又还有。
问因何五马,踏月云台。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酒边听说剑,歌舞升平,方许君为赤松友。
任浊世纷纭,海水扬尘,再相见、雪髯依旧。
且岁岁、中秋后逾旬,更半月东篱,菊花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