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舟玉字,得真人亲授。圯上家风又还有。
问因何五马,踏月云台。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酒边听说剑,歌舞升平,方许君为赤松友。
任浊世纷纭,海水扬尘,再相见、雪髯依旧。
且岁岁、中秋后逾旬,更半月东篱,菊花重九。
莲舟玉字,得真人亲授。圯上家风又还有。
问因何五马,踏月云台。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酒边听说剑,歌舞升平,方许君为赤松友。
任浊世纷纭,海水扬尘,再相见、雪髯依旧。
且岁岁、中秋后逾旬,更半月东篱,菊花重九。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辑的《洞仙歌·代寿张辰川》,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莲舟玉字”、“得真人亲授”两句,意指诗人从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那里学到了书法或是某种艺术,继承了一种高洁的家风。接下来的“圯上家风又还有”则表明这种文化传统在山中依然流传。
“问因何五马,踏月云台”此句充满了仙气,诗人询问为何五彩斑斓的云中之马能踏月登云台,这里的“五马”和“云台”都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则是诗人在秋天的景色中独自欣赏着烟霞,感觉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美妙。这里的“烟霞”和“袖手”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酒边听说剑,歌舞升平,方许君为赤松友”这几句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景象,诗人在饮酒中听闻剑舞和歌唱,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只有达到赤松子那样的仙境,才能与之为友。赤松是中国神话中的长生不老者,常被用作隐逸高士的代名词。
“任浊世纷纭,海水扬尘,再相见、雪髯依旧”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复杂世界的超脱态度,即使外界纷扰不断,海水扬波飞尘,但当朋友重逢时,发现彼此间的真挚如昔日那般不变,犹如雪白的髯须依旧。
最后,“且岁岁、中秋后逾旬,更半月东篱,菊花重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希望在每年的中秋节过后不久,再过半个月,在东边的园里相聚时,菊花依然盛开至第九度。这既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无奈,也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珍惜。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
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
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咽红颊。
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
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
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
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
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