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二十年,仓卒当此局。
依然坐待旦,自顾殊录录。
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为政好握权,一念等流俗。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区区法家语,王道未易复。
夜起二十年,仓卒当此局。
依然坐待旦,自顾殊录录。
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为政好握权,一念等流俗。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区区法家语,王道未易复。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的《述怀》。诗中,诗人以夜半起身的突然情境开篇,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在复杂局势下仓促应对。他自省自身,虽然等待天明,但感到自己的能力和进展缓慢("录录"形容处境艰难)。诗人认识到改变旧习气和迅速解决问题的不易,提出先富后教的理念,认为这已经体现了对社会变革的理解。
接下来,诗人批评那些热衷于掌握权力的人,指出他们容易被世俗观念左右,缺乏更高尚的治理之道。他引用了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国侨)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事例,强调法治与王道之间的区别,暗示真正的治理应以仁政为主,而非单纯依赖法家手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革和个人责任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显示了其独特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
太常侍祠水苍佩,内相夜下金莲烛。
皇家结网未曾疏,亦有佳人在空谷。
一从唐赋变辽律,仰视折杨犹雅曲。
云台勋业一青衫,被发操戈踵相属。
筋疲力涸仅乃得,墨水一升凡几辱。
英雄俛首入彀中,举世悉然非子独。
子家口众亲又老,岁月旨甘须寸禄。
荐书闻说过南宫,冷暖人情到僮仆。
我初与子偕计吏,人后人前随碌碌。
不惭齐客售鼓瑟,颇为荆人悲献玉。
一诗今日送君行,万里秋风看鸿鹄。
功名前路知不免,鸡黍后期良未卜。
锦标无用咤龙头,帛书且当传雁足。
人比黄花瘦几多。面风帘幕柰愁何。
归来重与画双蛾。
古砚千年留瑑刻,断碑几度共摩挲。
因缘流转可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