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阅邸钞敬赋戊子秋冬·其二》
《恭阅邸钞敬赋戊子秋冬·其二》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恩诏明年开庆榜,欢声连日动春雷。

岂无握瑾怀瑜士,谁是钩河摘洛才。

我亦几回磨铁砚,即今千里上金台。

自知凡马非奇骨,尚想皋夔起草莱。

(0)
鉴赏

这首诗《恭阅邸钞敬赋戊子秋冬(其二)》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朝廷恩诏的期待与对人才选拔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与对古代贤臣的向往。

首联“恩诏明年开庆榜,欢声连日动春雷”描绘了朝廷发布恩诏后,次年将开启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这引发了连续多日的欢腾,如同春雷般响彻四方。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恩诏的发布比作春雷,生动地表现了民众对朝廷政策的热烈响应和期待。

颔联“岂无握瑾怀瑜士,谁是钩河摘洛才”表达了对那些才华横溢之士的渴望,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在众多人才中,谁能脱颖而出,成为像古代贤臣那样杰出的人物呢?“握瑾怀瑜”和“钩河摘洛”都是比喻,前者形容人才品德高尚,后者则暗示着寻找卓越的才能。

颈联“我亦几回磨铁砚,即今千里上金台”透露出诗人自己虽未显赫,但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追求学问和理想,如今或许有机会前往京城参加重要的政治活动或考试。“磨铁砚”象征着勤奋学习,“千里上金台”则可能指赴京参加重要事务,体现了诗人对实现个人抱负的渴望。

尾联“自知凡马非奇骨,尚想皋夔起草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虚认识——他深知自己并非特别出众,但仍然梦想着能像古代的贤臣皋陶和夔一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使用了“凡马非奇骨”的比喻,强调自己的普通,同时又满怀希望地憧憬着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策的积极态度和对人才选拔的热切期盼,也展现了他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价以及对古代贤臣的景仰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杂咏·其七

黄雀倚檐屋,栖栖若有求。

饮啄曾几何,网弋遂见收。

飞燕处堂幕,出入恣所投。

同为世上鸟,祸福何异由。

机性苟未灭,耳目动招尤。

考叔非不贤,罪乃起挟辀。

所以贵达人,脱身事遨游。

(0)

访唐寅仲青门别业

地即青门世岂秦,孤亭云树坐幽人。

藤枝半覆弹棋几,花蕊偏承漉酒巾。

入座峰阴猿欲卧,悬阶巢影鹤俱驯。

著书渐老松门约,何限王孙碧草春。

(0)

同四家兄谢孝兼汪处士对菊席上作

白露下漙漙,篱花近苑看。

叶带三秋色,枝淩九月寒。

泛香惟载酒,扶寿不须丹。

种处宜潭水,簪时称鹖冠。

幽人盈握采,仙客代粮餐。

荏苒思三径,参差老一官。

(0)

将至淮阴泊清河县

问俗至淮阴,忾然伤怀抱。

白鸟去冥冥,黄流日浩浩。

岸西清河县,半已没洪潦。

门巷类浮家,人烟淡洲岛。

新水昨夜至,孤城势如捣。

雨飒颓墙花,风吹野田草。

粳稻岁不登,妻孥何由饱。

不如水上凫,犹得唼萍藻。

嗟尔河县民,何以待终老。

老父跪致辞,使君勿复道。

丘民何足贵,仁亲乃为宝。

东吊淮泗流,陵树被淹槁。

自从禹功微,明德畴能考。

(0)

思归引

惜别奈远别,思归犹未归。

近来容鬓改,应为信音稀。

(0)

励志诗·其三

不树不艺,曷望秋穫。不斲不削,曷施丹雘。

我疆我室,是咨是度。勿为胡成,不殖将落。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