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郑道士二首·其二》
《寄郑道士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

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0)
翻译
谁人带着金轮般的发饰,珠光宝气,不妨一同前往那清都仙境。
在故乡,广袤的田野闲置着,五色香茅生长繁茂,只是不知是否有它的种子。
注释
金轮髻:形容贵重或华丽的发饰,可能指装饰有珠宝的发髻。
清都:道教中的仙都,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闲田地:空闲的、未被耕种的土地。
五色香茆:五彩斑斓的香茅,可能指色彩艳丽的植物。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贯休的《寄郑道士二首》之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其中“金轮髻里珠”形象鲜明,描绘了一位贵妇或仙女头上的装饰,既显示出其高贵又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谁带”则显得诗人对此景若有所思,有一种探寻和期待之情。

“何妨相逐去清都”,这里的“清都”通常指代仙境或美好之地,表达了诗人愿与这位仙女一同前往那美好的地方的愿望。这个愿望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主义情怀。

“旧山大有闲田地”,则是描写了一处静谧而宽广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旧山”和“闲田地”的字面,传达出一份对静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五色香茆有子无”,这里的“五色香茆”是指多种颜色的香草,这些植物不仅色彩斑斓,而且还有香气。然而诗人却说它“有子无”,可能是在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出对某种美好事物难以完全拥有或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既有鲜明的意象描绘,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寄范石湖五首·其五

彭泽归来我自安,壶中尤觉太虚宽。

世间万事都忘尽,只有公盟不敢寒。

(0)

摸鱼儿.闽漕王幼学作碧湾丹嶂堂,歌此词,以墨本见寄,依韵和之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

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曾直笔。

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明时逐客。

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梅山时访仙迹。

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闲不得。

有先见蓍龟,消得君王忆。天阍不隔。

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0)

和毗陵傅知录送其侄得隽广童科

渥洼骥子展足长,朝发燕都夕夜郎。

一腹如椰贮夜光,挥毫落纸烂成章。

诵书三筴无遗忘,风采耸动中书堂。

伯父一见金玉相,声之以诗鸣凤凰。

顾我外氏出义阳,忝与此郎为雁行。

窃效昌黎序送童子张,期子更阅几星霜,姓名金榜相颉颃。

(0)

嘲解十首·其八

三贤千载共襟期,出处存亡同一时。

吾道非耶天讵测,斯人已矣我畴依。

希文若在甘为党,邢恕无知却背师。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传是韩非。

(0)

减字木兰花·其八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

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

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0)

寓言六首·其二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

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

求多卒自困,馀祸及生民。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