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涛掀舞,鞺鞳何曾住。
曛黑断人行,便箬帽、棕鞋难去。
堂堂春尽,含泪唱淋铃,莺花数,长亭路,注定今宵雨。
夜方踰午,投宿支公宇。
禅榻不成眠,听墙外、晓钟将度。
飘红坠粉,何限寺门情,挑灯句,凭阑语,各有关心处。
风涛掀舞,鞺鞳何曾住。
曛黑断人行,便箬帽、棕鞋难去。
堂堂春尽,含泪唱淋铃,莺花数,长亭路,注定今宵雨。
夜方踰午,投宿支公宇。
禅榻不成眠,听墙外、晓钟将度。
飘红坠粉,何限寺门情,挑灯句,凭阑语,各有关心处。
这首词描绘了在虎丘送别春天的夜晚,与友人顾伊人、天石一同留宿山中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涛与时间的流逝,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离别的哀愁。
“风涛掀舞,鞺鞳何曾住。”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风浪翻腾,仿佛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紧迫感。
“曛黑断人行,便箬帽、棕鞋难去。”黄昏时分,天色昏暗,行人稀少,即便是身着箬帽、穿着棕鞋的旅人也难以继续前行,预示着旅程的结束和离别的来临。
“堂堂春尽,含泪唱淋铃,莺花数,长亭路,注定今宵雨。”春天即将过去,词人含泪唱起淋铃曲,莺歌燕舞的景象与长亭路旁,似乎预示着今夜将有一场雨,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和对春天逝去的惋惜。
“夜方踰午,投宿支公宇。”夜晚已过半,词人投宿于支公的居所,这里的“支公”可能是指一位僧侣或隐士,暗示了与友人的相聚与暂时的避风港。
“禅榻不成眠,听墙外、晓钟将度。”在禅榻上辗转难眠,听着墙外传来的晨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与友人的相聚也将告一段落。
“飘红坠粉,何限寺门情,挑灯句,凭阑语,各有关心处。”飘落的花瓣与凋零的花朵,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短暂,寺门前的情景触动了词人的情感。挑灯夜话,倚栏细语,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彼此之间深厚的情感与关切。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时间的流转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送别与相聚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