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不堪落叶两三声。
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
拊剑还歌白石,焚香闲展黄庭。徘徊山寺又钟鸣。
鸦啼归晓树,蛩语伴疏灯。
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不堪落叶两三声。
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
拊剑还歌白石,焚香闲展黄庭。徘徊山寺又钟鸣。
鸦啼归晓树,蛩语伴疏灯。
这首诗名为《临江仙·春情》,作者是明代的钱光绣。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在春夜中的孤独心境。首句“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描绘了诗人沉溺于饮酒,疏于写作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消极与倦怠的情绪。接着,“不堪落叶两三声”,以落叶象征秋季的凋零,触动了诗人的愁绪。
“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体和情绪的变化,暗示着秋天的疾病有所缓解,但雨中的愁绪却愈发浓重。接下来,“拊剑还歌白石,焚香闲展黄庭”两句,通过抚剑高歌和焚香静读的行为,展现出诗人试图排解愁绪,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
最后两句“徘徊山寺又钟鸣。鸦啼归晓树,蛩语伴疏灯”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寺附近游荡,听着寺庙的钟声和自然界的鸟鸣虫语,更显孤独与寂寥。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景抒怀的佳作,展现了钱光绣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晴昼。
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粘花著柳。疏雨后。
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飞浮宇宙。
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
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十年惊觉回首。
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凝望久。
问燕燕莺莺,识此年华否。长门别有。
脉脉断肠人,柔情荡漾,长是为伊瘦。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
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
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花旧说,南昌好。
花宜占,东风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
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