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粮愁不继,卜筴待如何?
歧路文章贱,沿江寇盗多。
往堪资告语,涉未畏风波。
搔首凭苍莽,冰天削面峨。
食粮愁不继,卜筴待如何?
歧路文章贱,沿江寇盗多。
往堪资告语,涉未畏风波。
搔首凭苍莽,冰天削面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移至杨氏屋时的复杂心情与所面临的困境。首句“食粮愁不继”直接点明了生活物资的短缺问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焦虑与不安。接着,“卜筴待如何?”一句则表达了在面对未知和困难时,诗人寻求占卜以求指引的心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命运的敬畏与探索。
“歧路文章贱”一句,巧妙地将“歧路”与“文章”联系起来,暗示在人生选择的岔路口,诗人的才华或价值似乎被低估或忽视,可能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或自我反思。而“沿江寇盗多”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增加了诗人的忧虑。
“往堪资告语,涉未畏风波”两句,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担忧。诗人一方面肯定了以往的经验可以作为指导,另一方面又对即将面临的挑战表示了谨慎和恐惧,体现了对未知的尊重与敬畏。
最后,“搔首凭苍莽,冰天削面峨”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坚韧的画面。诗人通过“搔首”这一动作,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凭苍莽”则暗示了他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渺小感。同时,“冰天削面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自然环境,也象征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毅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迁移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情感和坚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