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十石上流泉》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十石上流泉》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琴曲虽誇妙手弹,远输云底响珊珊。

静无纤垢侵金镜,时有轻飔触玉盘。

呜咽张良言未用,潺湲孙楚枕应寒。

寻思堪惜清泠色,流入沧溟便一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上流泉的美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视觉形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琴曲虽誇妙手弹,远输云底响珊珊”,以琴曲的比喻引入,暗示泉水声如琴音,悠扬飘渺,仿佛从云端传来,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清脆悦耳。

接着,“静无纤垢侵金镜,时有轻飔触玉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泉水的纯净与灵动。金镜比喻清澈的水面,玉盘则象征着水面上轻轻掠过的微风,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泉水的静美与动态之美。

“呜咽张良言未用,潺湲孙楚枕应寒”两句,运用典故,借张良未被重用和孙楚枕寒的典故,表达了对泉水的感慨,同时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

最后,“寻思堪惜清泠色,流入沧溟便一般”两句,诗人思考着泉水的颜色,即使流入广阔的海洋,也依然保持其清冷之色,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本真之质不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巫山一段云 起云峰 以上十二首见花草粹编卷

袅娜江边柳,飘摇岭上云。
卸帆回棹楚江滨。
归信夜来闻。
欲拂珊瑚枕,先董翡翠裙。
江头含笑去迎君。
鸾凤尽成群。

(0)

江城子 赋水仙

冰肌绰约态天然。
淡无言。
带蹁跹。
遮莫人间,凡卉避清妍。
承露玉杯餐沆瀣,真合唤,水中仙。
幽香冉冉暮江边。
?
空捐。
恨谁传。
遥夜清霜,翠袖怯春寒。
罗袜凌波归去晚,风袅袅,月娟娟。

(0)

浪淘沙 孟俯字子昂,湖州(今浙江省吴与县

)。
入元,拜翰林学士承旨。
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卒,年六十九,封魏国公,谥文敏。
有松雪齐文集。
今古几齐州。
华屋山丘。
杖藜徐步立芳洲。
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来舟。
万事悠悠。
春风曾见昔人游。
只有石桥桥下水,依旧东

(0)

万年欢 应制

阊阖初开。
正苍苍曙色,天上春回。
绛帻鸡人时报,禁漏频催。
九奏钧天帝乐,御香惹、千官环佩。
鸣鞘静,嵩岳三呼,万岁声震如雷。
殊方异域尽来。
满彤庭贡珍,皇化无外。
日绕龙颜,云近绛阙蓬莱。
四海欢欣鼓舞,圣德过、唐虞三代。
年年宴,王母瑶池,紫霞长进琼杯。

(0)

木兰花慢 和李 房韵 以上二十首元刊本松雪

爱青山绕县,更山下、水萦回。
有二老风流,故家乔木,旧日亭台。
梅花乱零春雪,喜相逢、置酒藉苍苔。
拚却眼迷朱碧,惭无笔泻琼瑰。
徘徊。
俯仰兴怀。
尘世事,本无涯。
偶乘兴来游,临流一笑,洗尽征埃。
归来算未几日,又青回、柳叶燕重来。
但愿朱颜长在,任他花落花开。

(0)

人月圆·一枝仙桂香生玉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
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
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