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时独倚阑,葛巾何用再三弹。
惊闻碧树还书礼,欲向云霄附羽翰。
长者风流元似玉,同心言语自如兰。
无因拭目官槐道,一借前驱负弩看。
午睡醒时独倚阑,葛巾何用再三弹。
惊闻碧树还书礼,欲向云霄附羽翰。
长者风流元似玉,同心言语自如兰。
无因拭目官槐道,一借前驱负弩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午睡醒来后,独自倚靠栏杆的情景。他以葛巾为饰,无需再三弹拂,显示出一种自然与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惊闻碧树还书礼”,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消息或事件的意外惊喜,同时也暗示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接着,“欲向云霄附羽翰”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飞翔于高远天空的志向,象征着追求理想和自由的精神。
“长者风流元似玉,同心言语自如兰”两句,赞美了某位长者的风度和人格魅力,如同美玉一般纯洁而珍贵,同时强调了与之交往的愉悦和默契,如同兰花般高雅而和谐。这种赞美不仅局限于个人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和真挚友谊的向往。
最后,“无因拭目官槐道,一借前驱负弩看”表达了诗人无法亲眼见证某些重要场景的遗憾,但仍然愿意跟随在前,借助引导者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既是对未能亲历之事的惋惜,也是对他人经历和智慧的尊重与渴望学习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知识、友谊和成长的追求。
西湖我先游,君去落我后。
落后为生人,先游托故旧。
从君未到时,说与亦疑谬。
当以湖洗眼,口亦要湖嗽。
不嗽诗不清,一洗目不瞀。
此湖有大量,先后皆纳受。
固不为君薄,亦不为我厚。
有客有船载,有酒有歌侑。
雨晴无不好,浓淡两争秀。
落日映四山,清波照红袖。
此特众乐耳,君宜出其右。
寻我旧题处,佳句多脱漏。
正自要君拾,一一不可宥。
想见南屏秋,倚尔两肩瘦。
人多诗亦多,各各备妍陋。
湖在诗亦在,各各千万寿。
日日人去来,诗能作将候。
如敔止柷始,禅续而迭奏。
君吟未必尽,山水诗苑囿。
君行报山水,我老尚堪又。
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
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
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
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
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
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
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
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
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
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