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近笋舆如踏空,翻翻巾舄冷泠风。
远寻乱嶂出帆外,近数诸村悬镜中。
沙草微茫似楚泽,涧花凄冷非吴宫。
湖西湖东尽堪望,两地乡心谁与同。
天近笋舆如踏空,翻翻巾舄冷泠风。
远寻乱嶂出帆外,近数诸村悬镜中。
沙草微茫似楚泽,涧花凄冷非吴宫。
湖西湖东尽堪望,两地乡心谁与同。
这首明代诗人范汭的《登缥缈峰》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奇妙景象。首句“天近笋舆如踏空”,形象地写出乘坐竹轿仿佛飘浮在云端的感觉,展现了山势的高峻和轻盈。次句“翻翻巾舄冷泠风”,通过轻盈的衣带随风翻飞和清冷的山风,传达出山间的清新与寂静。
“远寻乱嶂出帆外,近数诸村悬镜中”两句,诗人以远眺的视角描绘山峦重叠,村庄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水面,犹如画卷展开,富有空间感。接下来,“沙草微茫似楚泽,涧花凄冷非吴宫”,通过沙草的迷茫和涧花的冷寂,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凄凉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想。
最后两句“湖西湖东尽堪望,两地乡心谁与同”,表达了诗人站在缥缈峰上,纵目远望湖光山色,内心涌起的思乡之情,但又无人能共此心境,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缥缈峰的自然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东阁红衫,西风金剪,如花如月流年。
絮果兰因,惹将幽思缠绵。
吴绫小帕沉香盒,剥青葱、包裹牢坚。
蓦相逢,应是三生,石上前缘。
绿阴门巷曾相识,记徵歌煮酒,逸兴翩翩。
一别如今,又成恨海愁天。
百年身世原如寄,奈柔肠、总被情牵。
待春回、香透南枝,再卜团圆。
朝来归梦太匆匆。怕惺忪。越惺忪。
一霎南柯,惊破五更钟。
昨夜画屏凉似水,秋去也,怅天涯、目断鸿。断鸿。
断鸿。信难通。云万重。山万重。
盼也盼也,盼不见、锦字缄封。
空把阑干,倚遍夕阳红。
帘卷西风人影瘦,销魂处,湿罗巾、别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