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一曲水沄沄,每对苍筤辄忆君。
万点落花词客泪,十年宿草故人坟。
诗篇零乱飘秋雪,池馆荒凉剩夕曛。
惆怅乡村乏椒醑,祇吟楚些吊湘云。
筠溪一曲水沄沄,每对苍筤辄忆君。
万点落花词客泪,十年宿草故人坟。
诗篇零乱飘秋雪,池馆荒凉剩夕曛。
惆怅乡村乏椒醑,祇吟楚些吊湘云。
这首清代诗人黄协埙的《过筠溪吊故友黄瘦竹》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首句“筠溪一曲水沄沄”,描绘了筠溪流水潺潺的景象,诗人以此为背景,引出对故人的回忆。"每对苍筤辄忆君",每当看到青翠的竹子,便想起逝去的朋友,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哀思。
接下来的两句“万点落花词客泪,十年宿草故人坟”,通过比喻落花与故人的坟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友十年生死的悲痛。"诗篇零乱飘秋雪",以飘零的秋雪比喻诗篇的散乱和心情的凄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尾联“惆怅乡村乏椒醑,祇吟楚些吊湘云”,诗人感叹乡村中没有美酒可供祭奠,只能借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夫人》来表达对故友的悼念之情,寄托了无尽的哀思和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满径黄花桑落酒,送客关门折衰柳。
涉世空怀失路悲,干时自乏谭天口。
片刺侯门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穷。
半年逆旅貂裘敝,一剑飘然马首东。
劝君休下杨朱泪,客里秋风易憔悴。
伏枕愁为越国吟,吹箫归向吴门醉。
此日诸侯厌布衣,可怜穷达世情非。
君归莫叹行装薄,多少空囊人未归。
爨下有焦桐,柯亭有枯竹。
何期得遇蔡中郎,一取为琴一为笛。
中郎已死知音稀,每有奇物谁能知。
汨没泥沙弃水火,令人往往心伤悲。
国初至今二百载,其人与骨今安在。
二图沦落在人间,墨迹依稀犹未改。
吾乡陈伯炜、郑浮丘,两人前辈称风流。
坐宾楼上三更月,吹笛空江万籁秋。
名公诗句题应遍,画图潇洒尤堪羡。
恍若笛声江上闻,尚疑月色楼头见。
当年弃置废簏中,蠹鱼蚀尽尘埃蒙。
余偶得之发大叫,心颜怡悦开双瞳。
吁嗟乎,奇物显晦自有数,岂但柯亭之竹峄山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