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
开园种秋菊,寒花映书堂。
殷勤慈母心,采菊缝枕囊。
祝儿蠲宿痾,祝儿好容光。
垂垂手中线,宛宛生清香。
人生嬉戏时,此境安可常!
堂北萱草花,萎谢惊秋霜。
峨峨大宛山,阡表齐泷冈。
前年菊花时,登高作重阳。
墓门一瞻拜,宰木寒烟苍。
去年菊花时,奔走为戎装。
枕戈待旦心,力筹保鲲洋。
今年菊花时,故园成战场。
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伤。
空山此高卧,哀泪沾秋裳。
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
开园种秋菊,寒花映书堂。
殷勤慈母心,采菊缝枕囊。
祝儿蠲宿痾,祝儿好容光。
垂垂手中线,宛宛生清香。
人生嬉戏时,此境安可常!
堂北萱草花,萎谢惊秋霜。
峨峨大宛山,阡表齐泷冈。
前年菊花时,登高作重阳。
墓门一瞻拜,宰木寒烟苍。
去年菊花时,奔走为戎装。
枕戈待旦心,力筹保鲲洋。
今年菊花时,故园成战场。
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伤。
空山此高卧,哀泪沾秋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菊枕诗(其一)》,通过对童年与母亲相伴、母亲采菊缝制枕头以祈福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人以秋菊为线索,串联起不同阶段的生活场景:慈母的关爱、家庭的温馨、战乱的离别和故园的哀伤。从“嬉戏慈母旁”到“墓门一瞻拜”,诗人的情感从童年的欢乐转为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最后,诗人独自在空山中哀悼,泪水浸湿了衣裳,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历程和家国之痛。
洛学今无恙,东南属此翁。
从游虽已晚,趣向竟谁同。
一第收良易,遗经语未终。
归期定何日,我欲叩新功。
杜鹃啼正忙时,半风半雨春悭霁。
酴醾未过,樱甜初熟,梅酸微试。
一种红芳,九苞真色,舞窗翻砌。
自仙樊去后,无人题凤,阑干外、成孤媚。
谁信阳春妙手,锦云机、新番裁制。
东君冷看,如何描摸,天然艳美。
浑欲乘风,又如羞日,做双飞体。
伫骖鸾,称得花前弄玉,与吟箫婿。
丰山在屋前,后坐龙溪龙。
中有人中龙,固穷气自丰。
溪山千万状,朝夕与从容。
浮尘任开阖,本色无淡浓。
我本深村夫,见此更热中。
目睹鹤归云,耳接渔歌风。
徘徊不忍去,乐哉此迎逢。
何当中年留,回顾无宿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