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书归日,吴门雪落时。
言寻高士宅,远共白云期。
流水逢游子,吟诗得白眉。
柳条兼鹤算,持赠慰庭帏。
塞上书归日,吴门雪落时。
言寻高士宅,远共白云期。
流水逢游子,吟诗得白眉。
柳条兼鹤算,持赠慰庭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诗意。首句“塞上书归日”,以“塞上”点明友人离别之地的辽阔与壮美,而“书归日”则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心中既有离别的愁绪,也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吴门雪落时”一句,通过“吴门”这一江南水乡的代名词,以及“雪落时”的季节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预示着离别后的寒冷与孤独。
“言寻高士宅,远共白云期”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高洁、隐逸的生活理想,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这里的“高士宅”不仅指友人的居所,更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远共白云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想,白云象征着纯洁与自由,与之相约,意味着对心灵纯净生活的向往。
“流水逢游子,吟诗得白眉”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物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动,而“游子”则是友人身份的体现。诗人与友人在流水边相遇,通过吟诗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默契与雅趣。其中“得白眉”一词,可能是指获得某种荣誉或赞赏,这里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与敬佩。
最后,“柳条兼鹤算,持赠慰庭帏”两句,以具体的物品作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庭的关怀与祝福。柳条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离别与思念的意味,而“鹤算”则是一种长寿的象征。诗人将这两样物品赠予友人,既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是对友人家庭幸福安康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活动及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厚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千盘万盘互纠纷,嵚巇历落可笑人。
下垂两股蹋至地,宛似踯躅兽蹄奔。
左撞右突相撑拄,其上衍平无削痕。
玩之疑石又疑铁,乃是槎枒老树根。
此树蟠根几许年,此根入土沦黄泉。
未睹繁阴碍白日,定有偃盖摩苍天。
霜餐雨蚀干柯尽,根含神理郁缠绵。
天翻地转如驱毂,深谷为陵陵为谷。
淘沙汨浪孤根出,尘埃谁识真面目。
水石樵人太好事,移我中林之幽屋。
自来野性百不爱,爱此离奇伴幽独。
蓬头坦腹据豪吟,偃仰摩挲看不足。
我闻汉时有古桐,中郎拔之煨烬中。
深山大泽宁无此,斧斤狼藉恣蕴崇。
孤性不随劫火尽,出世或凭神鬼工。
轮囷堪为万乘器,雕锼无人谁先容。
吁嗟无人谁先容,且置中林幽屋中。
《蟠木几歌》【明·李之世】千盘万盘互纠纷,嵚巇历落可笑人。下垂两股蹋至地,宛似踯躅兽蹄奔。左撞右突相撑拄,其上衍平无削痕。玩之疑石又疑铁,乃是槎枒老树根。此树蟠根几许年,此根入土沦黄泉。未睹繁阴碍白日,定有偃盖摩苍天。霜餐雨蚀干柯尽,根含神理郁缠绵。天翻地转如驱毂,深谷为陵陵为谷。淘沙汨浪孤根出,尘埃谁识真面目。水石樵人太好事,移我中林之幽屋。自来野性百不爱,爱此离奇伴幽独。蓬头坦腹据豪吟,偃仰摩挲看不足。我闻汉时有古桐,中郎拔之煨烬中。深山大泽宁无此,斧斤狼藉恣蕴崇。孤性不随劫火尽,出世或凭神鬼工。轮囷堪为万乘器,雕锼无人谁先容。吁嗟无人谁先容,且置中林幽屋中。
https://shici.929r.com/shici/vJ9aJgZ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