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肠未肯报平安,拟把功名一担担。
方向杏坛逃败北,却于莲社得和南。
香同世事炎还冷,茶类人情苦始甘。
大抵久长同佛法,此心何处不瞿昙。
刚肠未肯报平安,拟把功名一担担。
方向杏坛逃败北,却于莲社得和南。
香同世事炎还冷,茶类人情苦始甘。
大抵久长同佛法,此心何处不瞿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呈楚南僧》。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佛法修行之心向往和追求内心平静的诗句。
"刚肠未肯报平安,拟把功名一担担。"
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虽然尚未达到平和宁静的境界,但却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要把自己的修行与功绩像挑担子一样地负载起来。
"方向杏坛逃败北,卻于莲社得和南。"
这里的“杏坛”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或事件,而“莲社”则象征着清净之处。诗人通过这两句暗示了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经历过挫折,但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安慰。
"香同世事炎还冷,茶类人情苦始甘。"
这一句借用香和茶来比喻世间万象和人的情感。香味有时浓烈而热烈,有时淡薄而冰凉;而茶的苦涩与甘美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化无常以及人情冷暖的洞察。
"大抵久长同佛法,此心何处不瞿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内心追求永恒平静的心愿。这“此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在追求,而“瞿昙”是佛教术语,意为一切地方,都能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心如止水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修行体验的抒情,它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在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