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金台》
《黄金台》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

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

区区后世人,犹爱黄金名。

黄金亦何物,能为贤重轻。

德辉照九仞,凤鸟才一鸣。

伊谁腐鼠弃,坐见饥鸢争。

周道日东渐,二老皆西行。

养民以致贤,王业自此成。

黄金与山平,不救兵纵横。

落日下荒台,山水有馀清。

(0)
鉴赏

这首诗《黄金台》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对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

首句“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以自然景观的恒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永恒。燕山依旧青翠,易水依然潺潺,而人事已非,历史的痕迹在这些自然景观中悄然显现。

接着,“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一句,将黄金台这一历史遗迹与深厚的情感联系起来。小小的黄金台,承载了无数古人的情感与记忆,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蕴含着千年的故事。

“区区后世人,犹爱黄金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后世之人追求功名利禄的讽刺。黄金虽贵,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背后所代表的品德与才能。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批评了世人过于看重物质财富而忽视内在修养的现象。

“黄金亦何物,能为贤重轻”,进一步探讨了黄金的价值。黄金虽是珍贵之物,但在贤者眼中,它只是外在的象征,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品德与能力。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真正人才的重视,以及对社会评价标准的反思。

“德辉照九仞,凤鸟才一鸣”,以德行的光辉照亮九仞之高,比喻高尚品德的影响力深远;凤鸟的鸣叫,象征着杰出人才的出现。这两句赞美了高尚品德与杰出才能的非凡魅力。

“伊谁腐鼠弃,坐见饥鸢争”,通过比喻,讽刺了那些为了短暂的物质利益而放弃更高追求的人,他们如同见到腐鼠的饥饿鸢鸟,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周道日东渐,二老皆西行”,引用历史典故,指出了贤者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周朝的道路逐渐东移,象征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两位贤者却选择了西行,隐喻了他们在历史变迁中的坚守与选择。

“养民以致贤,王业自此成”,强调了培养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涌现出更多的贤能之士,从而奠定国家的基业。

“黄金与山平,不救兵纵横”,指出黄金与山平齐,无法解决战争带来的问题,暗示了物质财富并不能解决根本的社会矛盾。

“落日下荒台,山水有馀清”,以落日映照荒废的黄金台,山水间仍留有清新的气息,象征着尽管历史遗迹已荒废,但其中蕴含的精神与情感依然存在,给人以启示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黄金台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古代贤士的赞美与对后世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人才价值以及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咏长安兴废地

忆昔开元全盛日,汉苑隋宫已黍离。

覆辙由来皆在说,今人还起古人悲。

(0)

游洞霄宫·其二

新晴草木翠光流,麦陇清和四月秋。

巽二风来山发冷,阿香雷过馨声幽。

杜鹃鬨枕催归去,丁鹤攀辕欲借留。

半夜忽闻岩壑响,小诗调戏鬼神愁。

(0)

风雨后有怀

凄凄如此雨,仆仆是何人。

野饭徒炊湿,泥行亦浃旬。

斯文从古有,我辈及今贫。

岁晚归南郭,为靴不用银。

(0)

八翁吟十首·其八

一身无碍竺乾翁,遍圆身世戒身同。

船师从我乘桴去,顽空中与指真空。

(0)

苏幕遮·其一用伍先生韵和元规

先天生,后天久。道有真诠,谛听当时受。

恰是迷天迷望斗。只恐微躯,薄幸随枯朽。

(0)

思青城翁

一别青城翁,今经数旬朔。

天炎春气阑,山花旋零落。

时时与攀慕,西眺步瑶阁。

无乃恋人间,笙歌正酣乐。

归来方外俦,践我绿岩约。

回照闪馀辉,芙蓉出金削。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