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有母见花轮,富贵长年不记春。
今报紫茸依碧节,献来慈极寿庄椿。
汉家天子嵩山路,又见蒲仙相与语。
而今帝母两怡愉,莫忘九疑山上侣。
昔年有母见花轮,富贵长年不记春。
今报紫茸依碧节,献来慈极寿庄椿。
汉家天子嵩山路,又见蒲仙相与语。
而今帝母两怡愉,莫忘九疑山上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昔日与今时的对比,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人先是回忆起过去母子共同赏花的温馨场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的岁月仿佛已经远去,不再记得春天的美好。
接下来,诗人转向现实,紫茸(一种植物)依附在碧绿的节日里绽放,象征着对母亲长寿的祝愿。献上这份礼物,是为了表达最深切的慈爱和希望她能够健康长寿。
汉家天子嵩山路一句,引入了古代神话中的王母娘娘,她居住在仙境——嵩山,而蒲仙则是传说中的一位仙人。诗人借用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母亲与神话中的仙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拜和敬仰。
最后两句“而今帝母两怡愉,莫忘九疑山上侣”,则是诗人直接以王母自居,希望自己母亲能够像王母娘娘那样幸福安康,不要忘记那些美好的时光,即使是在遥远的九疑山上,也有着同样的喜悦和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结合神话故事元素,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祝福之意,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境优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