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荒村隔断湾,古桥斜日映青山。
苍茫影里长虹卧,款段声中驷马还。
枯木残鸦行客尽,野烟寒水钓舟閒。
济川功业知相待,莫道侵寻暮景间。
路转荒村隔断湾,古桥斜日映青山。
苍茫影里长虹卧,款段声中驷马还。
枯木残鸦行客尽,野烟寒水钓舟閒。
济川功业知相待,莫道侵寻暮景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路转荒村隔断湾”,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荒凉的村落,与弯弯曲曲的河流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之美。
接着,“古桥斜日映青山”一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古老的桥梁在夕阳的照射下,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和谐美。随后,“苍茫影里长虹卧,款段声中驷马还”,长虹般的影子在苍茫的天地间静静地躺着,而轻缓的脚步声中,四匹马缓缓归来,这一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枯木残鸦行客尽,野烟寒水钓舟閒”,枯萎的树木和凋零的乌鸦,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行人在归途中消失,只有野烟缭绕在寒冷的水面,一只垂钓的船悠闲地停泊,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宁静。
最后,“济川功业知相待,莫道侵寻暮景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往功业的追忆与期待,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在人生的晚年感到遗憾,要珍惜时光,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
熟了黄粱一觉眠,起来身在紫霄边。
林峦已淡东倾月,旗鼓将严北渡船。
岑碧渐分云外境,阳光初动海中天。
夙兴夜寐人空老,难把尘劳绾谪仙。
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
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
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
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
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
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
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
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
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
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
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
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
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
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
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
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
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送延平太守》【宋·黄裳】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https://shici.929r.com/shici/vG9ANc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