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
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
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画面,诗人宋之问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春天的泉水在山谷中潺潺作响,大壑中的水声汇聚成一片欢歌。而那轮明亮的皓月,则像是从层层叠嶂的山峦间缓缓吐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诗人在这美好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旅途的怀念。这里的“慰”字,用得非常到位,它不仅是安抚,也带有一种期待和向往。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这两句描写了夜晚花香的浓郁与鸟鸣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这美妙的夜晚,提起了乐器,唱出了心中的歌谣。这里的“高兴”不仅是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冲动。而“南山曲”和“横素琴”,则让人联想到了一幅古代文人墨客在月下弹奏的生动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音乐和文学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闲中过却重阳节,江城风雨吹黄叶。
与君来游亦偶然,聚立西偏读丰碣。
凭栏眼界得天多,雨脚明边飞鸟灭。
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
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
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
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
西风萧萧起青蘋,苍空碾玉收暮云。
可怜八月十五夜,宝光九十方平分。
东山飞来雪毛兔,瑞光千丈无纤尘。
谁将八万修月斧,合成宝镜如珠轮。
包藏宇宙几千万,留与此夕誇清新。
柴门朱户同一照,清辉岂择富与贫。
袁宏因此泛牛渚,知微何必登嶙峋。
对兹良夜可携酒,呼童与我开芳樽。
寒光凄冷砭肌骨,恍然疑作瑶台宾。
我欲因之游广寒,叶师去后今无人。
我欲因之登箸梯,周生之术谁能陈。
浩歌痛饮人寂寂,惟有素影长相亲。
须臾酒醒月未落,卧听潮声千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