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上学鸳鸯,竟体犹沾杜若香。
此夜依然来北里,伊人元不隔东墙。
桃花旖旎如前度,丝竹骈罗即后堂。
一曲将雏应有待,和鸣早已听归昌。
鸳鸯湖上学鸳鸯,竟体犹沾杜若香。
此夜依然来北里,伊人元不隔东墙。
桃花旖旎如前度,丝竹骈罗即后堂。
一曲将雏应有待,和鸣早已听归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诗人以鸳鸯湖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首句“鸳鸯湖上学鸳鸯,竟体犹沾杜若香”,开篇便以鸳鸯湖作为场景,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学鸳鸯”这一动作,暗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仿佛在模仿鸳鸯的和谐相处,透露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竟体犹沾杜若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氛围的温馨,杜若花的香气弥漫,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喻了情感的纯洁与高雅。
接下来,“此夜依然来北里,伊人元不隔东墙”两句,运用了传统的文学手法,通过时空的转换,表达了主人公对某人的思念之情。北里、东墙这些意象,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此夜的重逢,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两颗心再次靠近,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展现了爱情中的默契与深情。
“桃花旖旎如前度,丝竹骈罗即后堂”两句,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往昔的美好回忆相联系,桃花依旧盛开,丝竹声中充满了欢愉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桃花的“旖旎”与丝竹的“骈罗”,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最后,“一曲将雏应有待,和鸣早已听归昌”两句,以音乐和鸟鸣为载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一曲即将开始,预示着新的生活篇章即将展开;和鸣之声,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与幸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赋予了诗歌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鸳鸯湖的描绘,以及对情感、自然与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江南情调,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夜宿疑积雨,晓知松风鸣。
日出雾霭消,紫气群峰生。
十月山叶绿,境僻草木荣。
策杖穿萝径,宛转随昏明。
路滑悬溜溜,桥欹崩石横。
苍茫众岫接,络绎飞泉迎。
矫矫霜髯叟,负锸岩边行。
息肩趺盘石,细说农皇经。
谓我有夙缘,相顾若有情。
令我坐其侧,翠筐厓上倾。
双术赤白色,二苓龟蛇形。
柏叶含贞性,蔘花至阳精。
服食屏嗜欲,堪与元化并。
金丹饵轩辕,误人始容成。
言讫超然去,白云空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