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州十咏·其八》
《复州十咏·其八》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混混泉流出小塘,村居父老得其详。

因言此水三冬暖,不似人情一味凉。

看彼波中凝线绿,知他坎下毓硫黄。

每逢胜境留心记,此是辽东第六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混混泉流出小塘”,以“混混”形容泉水的浑浊,暗示了源头的原始与自然,而“小塘”则描绘了这一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小巧,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村居父老得其详”,点明了这一景致与当地居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

“因言此水三冬暖,不似人情一味凉。”这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温暖与人间情感的冷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在寒冷的冬季,泉水依然温暖如春,而人世间却往往冷漠无情,这种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自然之美的可贵与人性的缺失。

“看彼波中凝线绿,知他坎下毓硫黄。”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清澈与深邃,通过“凝线绿”的动态美和“毓硫黄”的静态美,展现了泉水的丰富层次和内在生命力。这里的“硫黄”可能象征着泉水中的矿物质或某种神秘力量,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最后,“每逢胜境留心记,此是辽东第六汤。”诗人表示每当遇到这样的美景都会铭记在心,并指出这是辽东地区第六个著名的温泉。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暗示了这一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呼吁。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石城乐·其三

布帆百馀幅,环环在江津。

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二十八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

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

(0)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

从候昭神世,息燧应颂道。

玄化尽天秘,凝功毕地宝。

笙镛流七始,玉帛承三造。

委霰下璇蕤,叠雪翻琼藻。

积曙境宇明,联萼千里杲。

掩映顺云悬,摇裔从风扫。

发贶烛侄前,腾瑞光图表。

泽厚见身末,恩逾悟生眇。

竦诚岱驾肃,侧志梁銮矫。

(0)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七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0)

涉湖诗

旋经义兴境,弭棹石兰渚。

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

图径萦五百,眇目缅无睹。

高天淼若岸,长津杂如缕。

窈窕寻湾漪,迢递望峦屿。

惊飙扬飞湍,浮霄薄悬岨。

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

黯蔼天时阴,岧峣舟航舞。

凭河安可殉,静观戒征旅。

(0)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二十玄云

玄云起丘山。祥气万里会。龙飞保蜿蜿。

凤翔何翙翙。昔在唐虞朝。时见青云际。

今亲游万国。流光溢天外。鹤鸣在后雷锋。

清音随风迈。成汤隆显命。伊挚来如飞。

周文猎渭滨。遂载吕望归。符合如影飨。

先天天弗违。辍耕综时纲。解褐衿天维。

元功配二王。芬馨世所稀。我皇叙群才。

洪烈何巍巍。桓桓征四表。济济理万机。

神化感无方。髦才盈帝畿。丕显惟昧旦。

日新孔所咨。茂哉明圣德。日月同光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